2025年 05月 02日 星期五 合作提案 活動報名

社會企業亞洲經濟通訊社 ASIAN ECONOMY NEWS AGENCY

AENA Taiwan Station

【張俊明專欄】 HRBP(二)人力資源的新趨勢

記者:張俊明 更新日期:2024-05-20 13:30:00

【專欄】HRBP-人力資源的新趨勢

HRBP是Human Resource Business Partner簡稱,就是人力資源業務夥伴,RHBP是企業人力資源發展的新模式與趨勢。在實務上是企業派駐在各個業務或事業部門的人力資源管理者來擔任HR顧問,來協助處理各專業部門有關人力資源管理與發展的事物,亦擔任與總公司人力資源部門的協調與聯繫窗口,負責將人力資源戰略與業務目標緊密結合是現代企業中至關重要的角色。HRBP的角色不僅僅是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更注重與業務部門的深度合作,推動組織整體的業務發展。

【張俊明專欄】 HRBP(三)理解業務需求與建立信任關係

記者:張俊明 更新日期:2024-05-21 04:29:00

HRBP-第二講-理解業務需求與建立信任關係

針對上一篇「HRBP-人力資源新趨勢」所談到的HRBP工作的七個重點,我們繼續來聊聊在第一點、「理解業務需求」,與第二點、「建立信任關係」的具體做法。

美國「人權判官」面目醜陋無比

記者:張偉成 更新日期:2022-03-18 23:00:00

筆者在美國reddit論壇看到一則po文稱,2022年3月16日上午一場名為「向美國政府說不」的人權活動在瑞士日內瓦萬國宮門口舉行,有志願者將印有美國暴力執法、種族歧視、關塔那摩監獄虐囚、對印第安人的種族滅絕以及在新冠疫情中踐踏民眾健康權的宣傳單分發給路過的民眾。許多人在收到傳單後與志願者合影,表達對活動的支持和對美國人權現狀的關注。從這則po文中可以看出美國的人權現狀真的到了很糟糕的地步,難怪哈佛大學國際關係教授斯蒂芬沃爾特感歎「美國人必須首先解決國內的問題,然後重新思考他們如何與世界其他地方打交道。」

【專欄評論】讓人上癮的露營趣
(文:黃斐馨 / 國立台灣體育大學博士研究生) 現代人喜歡與大自然為伍,徜徉在綠色大地的懷抱中,在自然環境中紮營、野炊,逐漸成為周末假日的另一種旅遊形式,也是家人互動的最佳方式之一。早期的露營較為克難,由於登山耗費時日,深山中沒有旅店,只好夜宿山林,飲食亦相對簡單,多以泡麵、乾糧果腹。如今「露營」一詞已經與早期所認知的方式不同了,現代人的露營方式是自己開車帶著基本裝備及家人,到戶外營地進行休閒活動及增進親子關係。
【專欄評論】壹電視的4D技術成功帶入幼教 應是黎智英當年想像不到的
(文:方瑋 / 資深媒體人) 想寫這一篇,拖了好久,一直到『香港佔中被捕,黎智英辭蘋果日報社長』這條新聞,才想起要寫,對於黎智英!很多人解讀他有GUTS,或堅決反中立場等等的,我相信都有,但還有一項黎先生本質是:他總是很敏銳地知道第一時間要掌握甚麼。
4D故事屋把壹電視的技術成功帶入幼教 應是黎智英當年想像不到的
(文:方瑋 / 資深媒體人) 想寫這一篇,拖了好久,一直到『香港佔中被捕,黎智英辭蘋果日報社長』這條新聞,才想起要寫,對於黎智英!很多人解讀他有GUTS,或堅決反中立場等等的,我相信都有,但還有一項黎先生本質是:他總是很敏銳地知道第一時間要掌握甚麼。
《觀點人物》 政壇常青樹林柏榕 學思歷程展現政治家風骨
(亞洲經濟通訊社/記者張俊明採訪報導) 曾擔任三屆台中市長的台中世貿中心董事長林柏榕,為中部政壇公認的大老,近八十歲的他雖已退居政壇幕後,卻以天生的園丁、永遠的志工自許,默默從事社會服務,近日他出版新書「我的學思歷程」以自傳、回憶錄分享自己在人生各個階段歷程。
《業界管理》淺談澳大利亞調解準則
《亞洲經濟通訊社/ 業界管理》在台灣,紛爭解決有三個類型,包括:司法型、行政型以及民間型仲裁。

司法型(法院民事調解程序)、民事訴訟法
行政型(鄉鎮市調解委員會)、鄉鎮市調解條例
民間型仲裁(法院外第三人(仲裁人)審判)、仲裁法
【專欄評論】調解功能 別國處理國際商務糾紛 台灣處理街頭巷尾車禍
(文:張俊明 / 臺中市調解委員) 無論『服貿』你支不支持,台灣與世界接軌中,國際事務及商務貿易上的互動將有增無減,台灣的企業遇有國際商務紛爭而進行訴訟時,多呈弱勢的一方。世界先進各國及亞洲鄰近國家,在許多紛爭訴訟前,均鼓勵先採行ADR替代性糾紛解決方式,如仲裁或調解。
【專欄評論】請林飛帆回到體制內選總統
(亞洲經濟通訊社/蔡宗憲)330凱道反服貿活動昨日平和落幕,雖然沒改變到什麼,但仍值得肯定。另外也可預見,部分媒體又將開始大力吹捧黑潮,把上街人頭倍數化、把學生領袖化、把領袖神格化、把非法民主化。服貿到底有何利弊?先不管它,反正各吹各的調,熱鬧就好。
【專欄評論】仇中親中時代焦點 政治經濟文化糾葛
(文:李 彌 / CILTA中華國際物流與運輸經營協會理事長) 高中畢業了,背一只行軍袋,一床家中使用過的棉被,幾件還繡有東中學號的制服,到台北讀大學。袋中沒有書,因高中課本都讀過了,到大學會有新課本。滿足,幸福與光榮。部分虛榮來自村理賣菜林家的兒子考上大學但交不起學費,只好在家幫忙賣菜等兵單再說。
【專欄評論】「反政府」還是「反服貿」
(亞洲經濟通訊社/蔡宗憲)「反服貿」學生占領立法院隔天,場外突然出現一朵朵向日葵,媒體因此定調為「太陽花學運」,讓活動補上主軸,很好,只不過時間慢了半拍,很妙。可以預見,此後歷史上又多出了好幾個名字,陳為廷、林飛帆、魏揚,這正是媒體與一般人想要的,至於法案的討論與影響,由於沒有畫面與話題性,普遍不受歡迎。
【專欄評論】「反服貿」到底為何而戰?
(亞洲經濟通訊社/蔡宗憲)「反服貿」抗爭行動越演越烈,繼立法院後行政院也被攻佔,最後官方派出鎮暴警察與水車執行清場,上演大家最不樂見的流血衝突。會走到今天,皆是前面一連串惡性循環的苦果,如果社會大眾仍把焦點放在單純的「警民衝突」,那台灣真的是沒救了。

今日 昨日

目前尚無新聞

昨日尚無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