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10月 15日 星期三 合作提案 活動報名

社會企業亞洲經濟通訊社 ASIAN ECONOMY NEWS AGENCY

AENA Taiwan Station

美國「人權判官」面目醜陋無比

記者:張偉成 更新日期:2022-03-18 23:00:00

筆者在美國reddit論壇看到一則po文稱,2022年3月16日上午一場名為「向美國政府說不」的人權活動在瑞士日內瓦萬國宮門口舉行,有志願者將印有美國暴力執法、種族歧視、關塔那摩監獄虐囚、對印第安人的種族滅絕以及在新冠疫情中踐踏民眾健康權的宣傳單分發給路過的民眾。許多人在收到傳單後與志願者合影,表達對活動的支持和對美國人權現狀的關注。從這則po文中可以看出美國的人權現狀真的到了很糟糕的地步,難怪哈佛大學國際關係教授斯蒂芬沃爾特感歎「美國人必須首先解決國內的問題,然後重新思考他們如何與世界其他地方打交道。」

【張俊明專欄】全球資本秩序裂解下的中美交鋒

記者:台灣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2025-04-12 10:27:00

美國再度祭出對中國的高額關稅,財政部長貝森特宣布對中產品加徵125%稅率的消息,儘管表面上看似是貿易工具的升級,但實際上,這更像是一場資本秩序重組前夕的戰略預演。美中之間的角力,已經不再停留於出口盈虧的帳面計算,而是深入國際金融與產業控制的底層結構。

【張俊明專欄】 HRBP(三)理解業務需求與建立信任關係

記者:張俊明 更新日期:2024-05-21 04:29:00

HRBP-第二講-理解業務需求與建立信任關係

針對上一篇「HRBP-人力資源新趨勢」所談到的HRBP工作的七個重點,我們繼續來聊聊在第一點、「理解業務需求」,與第二點、「建立信任關係」的具體做法。

《讀者投書》坐以待斃的臺灣人?
(文:陳梓明/中國) 臺灣面對的所有問題,其實只有一個問題,就是兩岸問題!
臺灣的經濟,與大陸相關的比重,足夠說明這一切!說明臺灣人離開大陸。經濟將脫離世界經濟的主流,邊緣化!這是臺灣人能接受的嗎?
所以臺灣人其實只有兩個選項,拖延和接受。
《讀者投書》查封、扣押保險給付 拿掉了浮沈在債務苦海民眾的最後一根漂木
(文:洪淼 / 臺中讀者) 本人原生家庭深陷債務苦海已近廿年,所受之痛苦實不足為外人道也。近日接獲法院執行命令,某一商業銀行聲請查封、扣押年逾七旬父親多年前投保在該銀行同一金控集團壽險公司的保險給付。
【專欄評論】台菲事件 雙方都能贏了面子也沒輸裡子才是好結果
前年與國際專業管理亞太年會駐台代表郭天明博士、馬來西亞楊德勝大使、所羅門群島雷恩大使及商界友人的餐敘,偶爾也聊到在外交工作中,代表國家的外交事務以及外交人員與他國人員的友誼,常具有互補的功能。
【專欄評論】拿掉組織與品牌 正是考驗影響力與實力
剛剛在FB看到有位企管顧問講師分享了這幾句話:「當拿掉組織的資源與品牌,你還有影響力,那你真的有實力」,這幾句話很有意思,也值得令人深思,我先將這幾句話,分為三個等分來談。
《讀者投書》 陳亭妃委員 請還我們一個好校長
(文 :中國醫藥大學畢業校友 / 王致遠) 前兩日在立法院陳亭妃委員在質詢時提出了數名教育部退休官員,轉至各大學任教爭取到許許多多的經費與款項,替這些私立學校爭取的大筆利益,排擠到其他大學,有失公平,其他大學如何我不清楚,但是對於中國醫藥大學方面,陳委員的發言並未經由求證卻這樣侃侃而談,大大打擊了中國醫藥大學全體師生。
《觀點地方》臺中市西區後龍里 人文集萃故事多
(台中市西區後龍里/里長郭耀泉) 臺中市西區後龍里為後龍仔的一部份,清朝時代與日據時期所謂的後龍仔,差不多就是現今的柳川以西,英才路以東,篤行市場一帶以南,林森路以北。當時地形一壠一壠形狀起伏,又有梅川流經似龍狀,位在當時市中心之後,所以稱謂後壠仔,壠是有土字旁,光復後才把字改為龍字,但是地政地段稱號仍是後壠仔段。
【專欄評論】「學歷」有用無用 一看本事、二看造化!
(亞洲經濟通訊社/張俊明) 吳寶春想進EMBA進修無門,阿基師受邀考EMBA反問能教我什麼?博士生放棄學位改賣雞排,還有台大博士副教授棄教職,改當滷肉飯老闆。讓「學歷」,到底有用無用,成為熱門的議題?
【專欄評論】政府終於.....覺醒了!
(亞洲經濟通訊社/李文邦) 台灣一直是全世界大學密度最高的國家,一個人口才2300萬人的島國,竟然滿滿的擠了密密麻麻的171所大專院校,難怪來訪的每個國家的官員,一聽到台灣有這麼多的大專院校,幾乎都被嚇呆了!當然這種高達將近150萬名的大學生,每年畢業後,都要為了找工作,而到處奔波丟履歷表,都還找不到工作!
《觀點人物》音樂人李宜蒼用生命與感情創作音樂
(亞洲經濟通訊社記者張俊明報導)獲2012年IPMA-ASIA國際專業管理亞太年會 ATS藝術創作與教學國際證書的資深音樂人李宜蒼,為電影「不倒翁的奇幻旅程」擔任電影配樂與電影片尾作曲,電影一上映即深獲各界好評,同年他的配樂作品「戀戀火金姑」亦入圍德國綠色影展最佳音樂,李宜蒼的音樂創作獨樹一格,他說,他是用他的生命與感情在創作音樂的。
《觀點人物》陳金旺打造窯谷工坊 致力開放柴窯
(亞洲經濟通訊社/記者張偉成報導) 台中沙鹿陶器發展早在漢人移居沙鹿開始,因此民國六十年代之前,沙鹿陶可以說是台灣窯業重鎮。唯工業社會的來臨,陶瓷傳統產業沒落,沙鹿地區連過去民眾賴以為生的【木炭窯】也已消聲匿跡,鑑於此,坐落於沙鹿大肚山的【窯谷工坊】,為了重振昔日「沙鹿陶」雄風,所建造的【鳳凰窯】,是目前台中海線唯一的一座開放柴窯。

今日 昨日

目前尚無新聞

昨日尚無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