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10月 15日 星期三 合作提案 活動報名

社會企業亞洲經濟通訊社 ASIAN ECONOMY NEWS AGENCY

AENA Taiwan Station

【賴楊國聰專欄】對賴清德的政治評價
賴清德現在的頭銜是中華民國副總統兼民進黨-黨主席,也是代表民進黨參選中華民國2024年總統的候選人,8月21日以最新台灣民意基金會公布民調,賴清德支持度43%,創個人最高支持度,狠甩民眾黨的柯文哲26.6%,國民黨侯友宜13.6%,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表示,這民調抽樣有問題,如果大多數選民都支持賴清德,賴清德已經可以直接宣布當選。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是游盈隆,於1995年~2019年是民進黨員,我們都知曉民進黨善長圍圓打點,師承共黨戰術,各式側翼,長期臥底,反間計等等層出不窮,均有設定中長期計劃,只能跟國民黨與民眾黨等2組後選人說繼續加油,民調僅供參考。
【楊國聰專欄】賴清德訪美意題與選舉之影響分析
賴清德副總統此次擔任總統特使訪問友邦巴拉圭,去回程過境美國,分別為紐約與舊金山,賴清德為何此時到訪問巴拉圭,可謂醉翁不在酒,最大目地是過境美國,了解美國政界對他的支持與信賴度等等。綜觀賴清德從2020年2月至2023年8月共出訪美國3次,檢述如下1.2020年2月以準副總統身份,加國家祈禱早餐會,進白宮國安會歐布萊恩,與川普/彭斯同場。2.2022年1月以副總統身份參加宏都拉斯新總統就職,過境洛杉磯與舊金山,跟美眾議長裴洛西等17位跨黨派參眾議員視訊。3.2023年8月,以副總統身份參加巴拉圭新總統就職,僑界活動,去程AIT執行理事接機,回程AIT主席接機。
【楊國聰專欄】台灣2024總統大選前 對候選人側面評論與建言
台灣2024總統大選的重要性,受到世界各國的關切,尤其是美國與日本等,也是因應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戰爭,會不會是發生在東方的另一場爭端,大家都嚴正以待,因為都是在總統選舉後,當選人的兩岸立場與中美政策,會因當選人不同而發生變化。因為目前台灣2024總統參選人陣營,已知政黨推出三組人馬,分別是代表綠色陣營的民進黨參選人賴清德 ;代表藍色陣營的國民黨侯友宜;代表白色陣營的民眾黨柯文哲,另外第四組勢力為前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目前郭的參選有爭議之處,也關係到這場選舉的任何結果,目前郭是採取「戰略模糊」,讓各陣營丈二摸不著金剛,屏息以待,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反制「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
民眾所關心的台美貿易倡議,傳聞政府可能會取消「標示萊劑」,甚至開放基改食品進校園,最後還得基層人員去安撫憤怒的畜牧業者和家長,使有關單位人員備感壓力。民進黨政府只會宣傳這個倡議有助台灣加入CPTPP,可是萊豬吃了這麽多年也沒加入,在野時期的民進黨曾經反美牛的蔡英文、賴清德,以及曾說「死也要阻止萊豬進口」豬農的兒子陳吉仲,在民進黨執政之後都支持開放萊豬萊牛,打臉自己。現在故技重施,爲了這個倡議開放基改食品進校園,當年爲學生推廣非基改豆漿的林「豆豆市長」是不是應該解釋一下!民進黨政府越來越墮落,這次倡議也是因爲「黑箱服貿」的廻力鏢打向自己才倉促送立法院。
【張俊明專欄】與其盲目仇中 不如積極愁台
去年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惹怒中國大陸加強海峽軍演反應後,民進黨在清明連假期間加碼展開蔡英文的「民主夥伴共榮之旅」,先是過境美國紐約,接著訪問友邦瓜地馬拉、貝里斯,回程再過境洛杉磯與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會面,同時前總統馬英九也展開大陸祭祖之行,兩人行程乍看似乎有平衡兩岸關係的作用。當然,針對蔡英文訪美,中國大陸也隨即提高聲量反應抗議,甚至要再擴大海峽軍演還以報復,民進黨期間也藉機搧風點火,一面加大「仇中」,一面抨擊與嘲弄馬英九的祭祖之行。其目的不難看出,想以「抗中保台」、「製作仇中」意識形態來喚起與加大對政黨的支持度。但觀察廣大民眾的反應,除了那些死忠深綠人士及其側翼的嘍嘍外,大部分民眾所關心的,並不是兩岸議題或愛不愛、保不保台,而是擔心與期待政府能否真正的關心及解決民眾在民生與經濟等生活問題,當然,也關心那隻逃獄「狒狒」的八卦新聞。
【張俊明專欄】台北市有天龍國的格局卻僅有高雄人的水準
台灣汽、機車數量密度高,而台北市身為首善之都,車輛與人口更是高度密集,雖然大眾捷運系統堪稱進步,但巔峰用路時間,路上人車爭道的交通亂象仍處處可見,尤其台北市人行道的「行人與自行車共道」現象更是險象環生,3月8日一名從台中北上洽公的陳姓小姐,在信義路四段的人行道上,為了閃避多輛併排急速行駛而來的自行車,因閃避不急自摔受傷,急速行駛的自行車騎士呼嘯而過,並未停車關心跌坐在地上的陳姓小姐,而路上行人也視而不見,讓她對台北人的冷漠感到驚訝,更對那句「台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深感質疑。
「世界民主運動」全球大會 淪為台灣新威權體制的遮羞布
新黨副發言人游智彬評論民進黨執政6年來,總統權力凌駕行政和立法權,行政院早已成為民進黨國政執行部,立法院也淪為行政院立法局,司法重要職務安插黨國親信,蔡英文表姐夫出任最高行政法院院長更是小英走向“独裁”的如山鐵證。透過司法行政權控制檢察與審判權,至於監察權、考試權早已成為象徵性的存在,台灣實施的不是「民主自由」而是「選舉威權體制」。撫今追昔,希特勒透過民主機制竊奪德國政權的近代歐洲黑暗歷史是否在含苞待放民主花蕾的台灣重演?「世界民主運動」全球大會在台灣召開,恐怕淪為蔡英文新威權體制的遮羞布!
【張俊明專欄】政客求職潮顯露民進黨的愚民政策
九合一選舉僅剩不到兩個月的時間,相較過去的選舉,本屆選情格外冷清,除了是受到疫情的影響外,各政黨及候選人荒腔走板的選戰惡鬥戲碼,與各政黨及候選人一心只想當選,卻端不出像樣的牛肉政策,用偏門奇招來抹黑、造謠對手,營造對手負面風向。另從這場大選的冷清度看來,台灣的選民還是理性多於感性的,多數民眾感到這場大選,僅僅是一場熱鬧的政客求職潮,看戲的心態重於選賢與能的期待,在此屆荒腔走板的大選戲碼下,恐已種下民眾對政治無感與冷漠的歷史開端。
【張俊明專欄】蔡政府拋國內經濟問題而親美獻媚 實為台灣民主的一大諷刺
第11屆「世界民主運動」全球大會將由
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和台灣民主基金會共同辦理,並且在台灣舉行。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日前發布新聞稿指出,在第11屆世界民主運動大會中,將有各國民主運動家、政治領袖與會,並於會中共商「如何應對當前的威權主義挑戰,幫助促進民主勢力抬頭」。不少台灣民眾對此次在台灣舉辦的的民主運動大會深感不屑,認為台灣當前最重要的是解決經濟、失業、防疫問題,而民進黨蔡政府在面對國內諸多民生問題與防疫危機,不僅不深思解決問題,反倒貼著美國的屁股,與美國大搞對抗威權國家,蔡英文不先安內,穩定國內民生經濟與疫情防範,卻跟著美國四處樹敵,而且不斷製造兩岸矛盾與衝突,民意顯示,台灣當前最需要的是穩定與和平,而不是去製造兩岸爭端。
兜售「抗中保臺」騙選票
跌!破!跌!蔡英文支持度和民進黨的選情,一直下跌,跌得綠營大為著急,搬出所有招式,使盡手段,拉抬聲勢;其中最常用的老招,就是「大陸威脅論」和「抗中保台」。 還不夠,因為這是老套的花招了,台灣民眾不是呆子,不能同樣老套手法一騙再騙,現在,這個爛招已經失效了。

今日 昨日

目前尚無新聞

昨日尚無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