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打造南部流行音樂中心 江宜樺執鏟動土大推文創
記者:陳雯萍
新聞分類:台灣在線
更新日期:2014-03-03 20:31:00
-
-
文字級數:
-
- 高雄海音中心動土,行政院長江宜樺(左)與陳菊市長(中)執鏟。
(亞洲經濟通訊社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行政院長江宜樺、文化部長龍應台、高雄市長陳菊率今(3)日上午率領地方近百位重要人士共同鏟土下,高雄「海洋文化與流行音樂中心」正式動工。江宜樺表示,流行音樂是政府文創產業的旗艦項目,他期許海音中心完工後,能媲美澳洲雪梨歌劇院,帶動高雄經濟的發展,更能立足於亞洲。
上午的動土典禮,地方音樂界人士共襄盛舉,包括李瑞斌、陶婉玲、王方谷、郭金發、獨立樂團主唱 Freddy 、林生祥、在地樂團滅火器、台青蕉等都到場,表達支持之意。行政院政委楊秋興、蔡玉玲、立委管碧玲、趙天麟均樂見中央與地方攜手,促進南部影視音文創產業發展。
現場,江宜樺也率領上百位人士齊聚於廿五公尺長的大型土方共同執鏟動土,見證南臺灣文化升級轉型的歷史時刻。
江宜樺表示,期待經由亞洲新灣區的規劃,讓高雄夠成為南台灣最亮眼的門戶,不只立足於亞洲,甚至可媲美像澳洲雪梨歌劇院,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濱海整個廊帶的發展,成為南臺灣亮眼的明日之星,讓大家看到高雄的發展潛力。
龍應台致詞時先感謝歷任行政院長、大高雄縣市首長游錫堃、謝長廷、楊秋興、蘇嘉全,和立委黃昭順、管碧玲等人的支持。她說,流行音樂是臺灣文創產業「旗艦中的旗艦」,期盼其落成後,成為高雄與台灣面向世界的一張美麗的臉。
龍應台指出,流行音樂從民國 98 年至 101 年產值成長了 75.47% ,平均年成長達 20.61% 。隨著流行音樂的主要營收,由實體唱片轉為現場演出,臺灣近四年來,演唱會收入大幅成長了 133.66% ,年平均成長達 38.6% 。
「文化部在北高總共花費一百億元興建流行音樂中心,既重視流行音樂裡的文化價值,也深切了解經營現場演唱會背後帶動文創產值的科學邏輯!」龍應台表示。
文化部斥資54.5 億元委由高雄市政府興建的「海洋文化與流行音樂中心」,市長陳菊期待能進一步提升台灣流行音樂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