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5月 02日 星期五 合作提案 活動報名

社會企業亞洲經濟通訊社 ASIAN ECONOMY NEWS AGENCY

AENA Taiwan Station

第三屆華人科學攝影競賽得獎名單出爐

記者:台灣新聞中心 新聞分類:健康樂活 更新日期:2017-07-10 16:00:00

文字級數:
(亞洲經濟通訊社/台灣新聞中心) 科博館舉辦華人科學攝影競賽,超過400件來自大陸、馬來西亞、香港、臺灣等地投稿作品,經過5個月審查,8日公布得獎名單,3名優選作品有2名來自臺灣,足見臺灣攝影實力,科博館將得獎作品設計成《等待>秘鏡:第參屆科學攝影特展》,即日起展至107年1月7日(日),歡迎民眾至科博館第二特展室參觀。

科博館主辦第三屆科學攝影競賽,來自臺灣、大陸、香港、馬來西亞等地的投稿作品,經過歷時5個月初審與複審的激烈競爭後,選出62件得獎作品,包含3件優選及2件廣達青少年特別獎。頒獎典禮今(8)日在科博館登場,頒發3位優選者各5萬元及2位廣達青少年特別獎者各2萬元等多項獎金。

除了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孫維新,多位貴賓共襄盛舉,包括財團法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許立如、副執行長侯文忠、董事沈文振(拓凱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評審團科學人雜誌副總編輯張孟媛、科博館科學教育組副研究員劉德祥博士、國立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林思民、臺灣野望自然傳播學社秘書長王誠之、臺北市野鳥學會理事曾雲龍等貴賓,表達對此次科學攝影頒獎典禮及特展的重視及支持。

得獎作品集結成展,策展人楊翎博士表示,得奬的作品多是經過長期觀察、假設、實驗或操作等種種等待,始攫取到按下快門的精彩瞬間,因此發想以「等待>秘鏡」為主題。拍攝主題宏如宇宙星辰,微如孢粉細胞,涵蓋天文、地質、生物、理化、醫學和環境生態等領域現象,又以節肢動物所占比例最高。並藉由研究分析的過程,歸納出現象背後的科學原理。

頒獎典禮優選之一拓凱獎得主的黃福盛,來自大葉大學生物資源系,這次得獎作品「巧遇蛇蜥護卵」,記錄一種奇特的爬行動物─脆蛇蜥(學名哈特氏蛇蜥)的護卵行為,黃福盛表示,這是一次幸運的相遇,脆蛇蜥是臺灣最大型的蜥蜴,卻因特殊的生態習性而相當罕見,影像中,即將脫皮而體色偏白的雌性個體,捲曲著身軀護卵的畫面,更是難得一見。

優選之一紀慧能獎「水珠」為羅淑滿作品,拍攝手法是在黑色玻璃上放上瘦果的棉絲,用針筒注射水滴,渾圓的水珠印證了水的內聚力和張力極限。接著,再用噴霧器噴灑,使水氣附著在棉絲上,水珠可持續變大。羅淑滿表示,此時水的折射反射背景顏色,既像水晶球又像外太空的美麗星球,且只要不去觸碰,可持續30分鐘不會破掉,透過美麗的水珠影像呈現水的物理性質。

來自大陸自由攝影師李睿的優選得獎作品「南方的十字架」,呈現夜空下的紐西蘭南島蒂卡波湖。當地特製的照明路燈,是為了避免光污染影響觀測星空。李睿表示,照片的十字造型是由天空中人造衛星和流星運行的軌跡,瞬間交錯形成,與地面教堂屋頂的十字架遙相呼應。因人在北京不克出席領獎,科博館透過視訊方式隔空遞獎,趣味十足。

為了鼓勵青少年投入科學攝影的行列,廣達文教基金會特別贊助兩位青少年特別獎。臺灣的得獎作品「五色鳥表演舌上功夫」是由一家人所組成的團隊所拍攝,捕捉五色鳥進食的短暫畫面。大陸的得獎作品「凱門鱷與蚊」則是由年僅11歲的李浩銘拍攝,仔細觀察,鱷魚眼睛上方停駐許多蚊子,李浩銘表示,蚊科昆蟲不但能精確找到皮膚暴露、毛細血管密集的眼瞼部位,還能靠牠的刺吸式口器取食凱門鱷的血液,呈現自然界中不同於大眾想像的一面。

科學攝影展除了鼓勵科學工作者把研究過程中產出的專業影像介紹給一般民眾,讓觀賞者經由視覺的感動與震撼體會影像中的科學之美,也鼓勵社會大眾使用手邊的攝影器材,將自己日常生活中經由觀察所領略到的科學之美,以攝影的方式捕捉記錄下來,科博館特別舉辦科學攝影比賽,期待透過影像產出過程和手法的自我詮釋,傳達科學世界多樣化的路徑,拓展大眾探索知識的視野和樂趣。


最新健康樂活

【張俊明專欄】川普的關稅虛實與中國的戰略底氣

美國總統川普關稅豪賭,貿易戰火藥味再起,其經財政部長貝森特最新宣布,針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將從104%再度提高至125%,此舉不僅是關稅政策的升級,更是政治訊號的明確釋放,中美脫鉤不再是趨勢,而是戰略選項。然而,關稅從104%升到125%,在經濟學實質效應上是否真有重大差別?事實上,早在100%以上的懲罰性關稅設定下,中國出口商對美銷售利潤已遭壓縮甚至消失,再加碼的關稅,更多的是一種政治符碼,是對選民展示強硬、對盟國施壓表態、對中國喊話示威。

【張俊明專欄】全球資本秩序裂解下的中美交鋒

美國再度祭出對中國的高額關稅,財政部長貝森特宣布對中產品加徵125%稅率的消息,儘管表面上看似是貿易工具的升級,但實際上,這更像是一場資本秩序重組前夕的戰略預演。美中之間的角力,已經不再停留於出口盈虧的帳面計算,而是深入國際金融與產業控制的底層結構。

67家機構進駐徵才 中臺科大校園博覽會打造醫護界「人才寶庫」

【記者林慧君/台中報導】為協助學生掌握職涯脈動、順利邁向就業之路,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與中臺科技大學合作,於今(11)日盛大舉辦「2025年校園徵才博覽會」,吸引來自全國各地共67家醫療院所與照護相關機構齊聚校園,提供超過800個工作機會,涵蓋全名知名的醫療院所、社區醫療機構、長期照護機構及醫療技術企業,提供臨床護理、居家照護、高齡及長期照護、產後護理等多元領域的就業機會。此次博覽會特別針對護理系、學士後護理系及高齡健康照護系的大三、大四學生規劃,近千名學生踴躍參與了解目前的醫療就業市場發展趨勢,以拓展職業視野並為未來的職涯鋪路,展現出旺盛的求職熱情。

中臺科大與茂盛醫院攜手打造臨床學習新模式 推動護理人才就學即就業

【記者林慧君/台中報導】面對全球高齡化與醫護人力缺口日益嚴峻的挑戰,中臺科技大學與茂盛醫院日前舉行產學合作簽約儀式,以深化產學合作並培育優秀護理專業人才為目標,雙方攜手促進護理教育發展,啟動跨界育才新篇章。此次合作由茂盛醫院提供每學年高達15萬元的獎助金予中臺科大護理系學生,協助學生穩定就學、安心投入專業訓練,並於畢業後無縫銜接至茂盛醫院任職,打造「就學即就業」的護理人才培育機制。茂盛醫院與中臺科大的合作,以實質資源挹注與臨床實習安排,讓學生安心學習、銜接職場及就業,真正實踐「學用合一」的教育核心理念。

打破地域藩籬!中彰投分署助失業中高齡跨域就業再出發

(亞洲經濟通訊社 台灣新聞中心 許薰分)為鼓勵失業勞工擴大求職範圍,增加就業機會並減輕經濟負擔,勞動部推出「跨域就業津貼」,提供異地就業交通、搬遷和租屋多項補助。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即運用該津貼協助現年48歲家住南投的老蕭,在建築業景氣下滑失業時,透過彰化就業中心的協助,憑藉著他過去擔任混凝土拌合操作員的工作經驗,成功媒合至彰化當地的混凝土廠工作,並申請「跨域就業津貼-異地就業交通補助金」,大幅減輕通勤的經濟壓力,重拾職場信心。

觀看熱門新聞

目前尚無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