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市長的宣導政令 基層警員變跑腿員?
記者:台灣新聞中心
新聞分類:台灣在線
更新日期:2025-05-18 18:00:00
-
-
文字級數:
-
【記者張俊明/台中報導】一位台中市的基層員警17日在臉書匿名社團「靠北Police」發文,揭露市長盧秀燕要求警方加強行人安全宣導所帶來的行政亂象與執行壓力,引發社群關注。雖然該則貼文現已撤下,但其內容早已被網友截圖備份並在各大社群平台流傳,成為公部門「上情下達、資源卻未到位」的又一實例。此事不僅暴露出台中市政府急功近利的施政邏輯,也再次點燃基層警察對繁重非本務工作的長期不滿。
根據該員警的描述,台中市政府警察局交通警察大隊行政組於5月17日星期五下午接近下班時間,臨時通知各分局,須針對長者發放「反光手環」,進行行人安全宣導,並要求於下週三及再下週三檢討各分局成果。然而,實際執行層面卻困難重重。首先,從指令下達到初次檢討只剩短短數日,留給各分局整合活動、尋找場合、安排人力的時間極其有限。其次,指定發送的「反光手環」物資,交通大隊與各分局皆未有現貨,竟要求各單位「自行採購」,但採購也需流程與交貨期,根本來不及應對突如其來的行政任務。
這種「空降式行政命令」,對基層警察而言早已見怪不怪,他們不僅需執行既有警務,如維持治安、處理交通與案件查緝,如今還被要求扮演政策宣導員、採購員、活動聯絡員甚至公關人員,無非是將原本就緊繃的人力再度壓縮,最終淪為疲於奔命的「萬能螺絲」。更諷刺的是,在缺乏計畫性與配套的推動下,各單位為求「照辦」,往往只能倉促參與其他單位的既有活動,拜託對方「分一點時間給警察宣導」,拍個照片交差了事,如此一來,原意良善的政策根本無法真正達成目的。
盧秀燕市長或許是出於對市民行人安全的關切而下達此指示,但作為市政首長,若無視公務體系的正常作業流程與第一線人員的執行壓力,這樣的政策只會淪為政治表演的工具,宣導活動原應是經過規劃、長期推動的教育工程,怎會在毫無準備、零資源的狀況下草率施行?這不僅對市府整體行政能力是一大質疑,也讓民眾對所謂「宣導成效」產生質疑,因為這樣趕鴨子上架式的執行,根本無從談起實質改變。交通警察大隊雖然是臨時接令辦理,亦不能將全責推向基層。作為中間樞紐,交大有責任協助資源整合、溝通時程、爭取彈性,而非僅將壓力轉嫁到末端執行單位,讓基層警察成為「指令接收機器」。畢竟,每一次被簡化為「拍照過關」的宣導,其實都是對基層熱情的消磨與對警政專業的誤用。
這起事件之所以引發警方基層的抱怨,原因不只是那條「反光手環」,而是它所反映出的結構性問題,基層被要求無條件配合政治目標,但卻得不到對等的支持與尊重,這樣的行政作風,不只讓政策效果大打折扣,更逐步侵蝕人民對政府機構的信任。市府與警政高層若真有誠意推動交通安全,應建立制度化宣導計畫,配置足夠預算與物資、合理安排時程與人力,並尊重基層執法的專業性,而非臨時喊話、急就章式地「拋球給基層」。
當「反光手環」成為網路上的諷刺象徵時,真正反映的是基層公務體系的疲憊與無奈。這起事件應成為警惕,不該再有任何政策,僅為滿足政治口號、追求短期數字,而犧牲執行者的尊嚴與公共治理的品質。真正的行人安全,不該只存在於市長的媒體宣傳裡,而應深植於制度與社會的每個角落。唯有從根本改革思維、尊重基層專業,才可能讓每一項政策不再只是一場突擊演出,而能真正讓人民感受到實質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