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公共運輸未來發展推動跨運具整合
記者:張偉成
新聞分類:大陸在線
更新日期:2011-12-16 17:00:00
-
-
文字級數:
(亞洲經濟通訊社記者張偉成報導)交通部表示,公共運輸政策將以「軌道運輸為主、公路運輸為輔」之目標,與各地縣市政府及相關單位共同努力,提昇公共運輸競爭力;並以每年提高公共運輸量5%、2025年達成公共運輸使用率達30%為長期目標。
交通部指出:針對101年之公路公共運輸發展,有以下三個主要方向:
ㄧ、跨運具的接軌整合
追求建設無所不在的公路公共運輸,發展策略重點為高潛力路廊之開發、區域轉運站的結合、運具的整合以及相對應支線的接駁。
此外,鐵公路之運具整合接駁方面也是重點項目之一,除高鐵外,臺鐵沿線各車站亦逐步建構完善的公車聯外接駁服務。
二、科技與綠能的運用
技術的進步是提高效益的關鍵,公共運輸也需善加利用新科技。持續推動多卡通電子票證、動態資訊系統及「公共運輸資訊雲」平台建置與整合,提供更適切、可靠、無縫的公共運輸服務。其中,有關電動公車的推廣將是未來的重要課題,在國家節能減碳目標下,交通部門需承擔相當大的責任,101年交通部將持續推廣電動公車試運行,累積更多運轉經驗,替未來擴大推廣奠定基礎。
三、旅遊路線與套票經驗複製
景點與套裝行程,仍有待對應之公車路線服務加以串聯。透過公車路線的串接,將旅遊路線和景點,以串珍珠的方式把串成有效的旅遊公車網路,「台灣好行」已有不少成功案例,透過資源整合,複製與拓展旅遊套票之成功經驗,將市區公車、公路客運、旅遊、住宿、餐飲等服務,整合為套裝行程,民眾有感且提高使用願意。
交通部表示,另一重要課題係推廣與行銷,亦須建立新的思維。新科技的運用導入公共運輸是重要的方向之一,概念上,希望提供公共運輸成為家與辦公室外的「第三個好去處」,例如可透過科技運用,提供公共運輸旅途中的時間再運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