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5月 01日 星期四 合作提案 活動報名

社會企業亞洲經濟通訊社 ASIAN ECONOMY NEWS AGENCY

AENA Taiwan Station

《業界管理》簡單管理,智慧經營

記者:亞洲經濟通訊社 產經訊息中心 新聞分類:產業科技 更新日期:2014-10-18 13:00:00

文字級數:
《亞洲經濟通訊社/ 業界管理》認識多年,且許久不見的張董突然住院了。收到朋友的通知,經聯絡了解後 ,才知道是因公司經營忙碌且壓力過大。身體長期沒有好好休息,積勞過度,終於一次引爆出來。一天早上,張董突然在公司的週會議上暈倒,嚇壞一堆員工,在送醫後,幸虧撿回一條命。

張總快出院的前一天,我特地帶束鮮花去探望老友。閒聊了一會,他突然深深嘆口氣,抱怨:老闆真不是人幹的。公司以前剛開始時都簡簡單單的,後來公司成長,變大了,管理越來越難。本來以為引進了些先進的管理工具後,就可以輕鬆點了。

沒想到,管理反而變得複雜,壓力不輕反重。我笑笑說:「其實公司在不斷發展成長中,太複雜的管理,未必是好東西。」張董臉上出現狐疑的表情。

經營者的夢想
企業經營者真的辛苦。生意好,一定忙。生意不好,腦袋更忙。不管是賺錢至上的,還是講求企業責任的,不忙的經營者著實不多。每個經營者的內心深處,總希望自己能找到輕鬆管理,簡單賺大錢的方法。

經營者,往往都在理性與不理性中徘徊。當經營不順利時,內心深處更是期待眼前有一盞明燈,在迷霧中指點明路。經營者在經營企業時,總希望有特效藥,期望有一顆天山雪蓮或一株千年靈芝就好。知名學院派的管理大師,幾乎像企業巫醫一樣,讓人相信他提出來的特效藥,服後立即見效。每一次的大師發表,總有一群經營者追逐新夢想。

更甚者,轉而尋求可能更快見效的風水、八字與紫薇斗數等傳統偏方。這些師父或大師的學經歷背景一定要很低,且要曲折離奇,賺人眼淚。無論科學理論,還是大師的偏方,都是經營者眼中的特效藥。可惜的是,一次次的特效藥,卻帶來一次又一次的期待、幻想與失敗。

簡單管理,並不簡單
要簡單管理,真的並不簡單。簡單,能看到整體大架構、大脈絡,要見林也要見樹。在經營者的宏觀思維中,更要能掌握關鍵制勝的細微之處。往往是因為曾用心走過艱辛苦難的路,才能從見山是山,昇華到見山不是山的智慧經營。

簡單,其實很難。需要力行減法哲學,但人心天生複雜且貪多,簡單恰巧違反多數人的人性。當穿的厚重且包袱太沈,企業在成長期的陡坡,要如何改變體質?在成熟期的下坡前,要如何轉型成長? 管理越複雜,企業發展的包袱就越重。加法的思維,讓轉型與成長更難。

人,是企業經營最本元素。七情六慾,看似最簡單,卻最難。對經營者、對客戶、對競爭者來說,都是難。經營者需要時時提醒自己,經常回到基本動作,思考人性的底層本質。瞭解人、掌握人,管理簡單,經營才會有效。

智慧經營者的經營
經營者面臨很多的問題,其實問題的本質,都在於選擇太多。要選團隊、選客戶 、選商品、選通路、選對手,經營者隨時都在選擇。太多選擇,選項太多,讓管理變的複雜。選項減少,就很好選擇,經營自然容易。

品牌、文化與團隊的價值智慧,其實都是減法。才能在不簡單中,塑造出簡單卻深厚的價值。在減法的基礎去,去趨動乘法的動態思維。在策略中交互運用,方能創造企業的最高價值。減法比加法更難,經營者要落實減法哲學,先從修練自己開始。先做人,再做事,生意自然會做好。

很多事情是一體兩面。看好,看壞,都沒有標準答案。但表層的選項越多,分析越複雜,經營者的心裡反而會越不安,越不踏實。其實,你缺的可能不是完整理性的分析,而是內心的減法修練與往前走的膽識。智慧經營的真正Know How,不在管理大師身上,它就在經營者的內心深處。


作者/ 陳其華 謀略大大創總經理



******************
亞洲經濟通訊社《 業界管理》專欄,提供業界管理顧問及企訓名師發表分享經營管理文章。
來稿請自訂標題、2000字內文稿,姓名、職銜及聯絡方式。
來稿即同意本社公開播送發表發行,並無償提供公開播送、連結、傳輸。
電郵寄:aena.news@gmail.com 註明投稿業界管理。
來稿採用時將公開播送於 http://myaena.net

******************


最新產業科技

【張俊明專欄】川普的關稅虛實與中國的戰略底氣

美國總統川普關稅豪賭,貿易戰火藥味再起,其經財政部長貝森特最新宣布,針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將從104%再度提高至125%,此舉不僅是關稅政策的升級,更是政治訊號的明確釋放,中美脫鉤不再是趨勢,而是戰略選項。然而,關稅從104%升到125%,在經濟學實質效應上是否真有重大差別?事實上,早在100%以上的懲罰性關稅設定下,中國出口商對美銷售利潤已遭壓縮甚至消失,再加碼的關稅,更多的是一種政治符碼,是對選民展示強硬、對盟國施壓表態、對中國喊話示威。

【張俊明專欄】全球資本秩序裂解下的中美交鋒

美國再度祭出對中國的高額關稅,財政部長貝森特宣布對中產品加徵125%稅率的消息,儘管表面上看似是貿易工具的升級,但實際上,這更像是一場資本秩序重組前夕的戰略預演。美中之間的角力,已經不再停留於出口盈虧的帳面計算,而是深入國際金融與產業控制的底層結構。

67家機構進駐徵才 中臺科大校園博覽會打造醫護界「人才寶庫」

【記者林慧君/台中報導】為協助學生掌握職涯脈動、順利邁向就業之路,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與中臺科技大學合作,於今(11)日盛大舉辦「2025年校園徵才博覽會」,吸引來自全國各地共67家醫療院所與照護相關機構齊聚校園,提供超過800個工作機會,涵蓋全名知名的醫療院所、社區醫療機構、長期照護機構及醫療技術企業,提供臨床護理、居家照護、高齡及長期照護、產後護理等多元領域的就業機會。此次博覽會特別針對護理系、學士後護理系及高齡健康照護系的大三、大四學生規劃,近千名學生踴躍參與了解目前的醫療就業市場發展趨勢,以拓展職業視野並為未來的職涯鋪路,展現出旺盛的求職熱情。

中臺科大與茂盛醫院攜手打造臨床學習新模式 推動護理人才就學即就業

【記者林慧君/台中報導】面對全球高齡化與醫護人力缺口日益嚴峻的挑戰,中臺科技大學與茂盛醫院日前舉行產學合作簽約儀式,以深化產學合作並培育優秀護理專業人才為目標,雙方攜手促進護理教育發展,啟動跨界育才新篇章。此次合作由茂盛醫院提供每學年高達15萬元的獎助金予中臺科大護理系學生,協助學生穩定就學、安心投入專業訓練,並於畢業後無縫銜接至茂盛醫院任職,打造「就學即就業」的護理人才培育機制。茂盛醫院與中臺科大的合作,以實質資源挹注與臨床實習安排,讓學生安心學習、銜接職場及就業,真正實踐「學用合一」的教育核心理念。

打破地域藩籬!中彰投分署助失業中高齡跨域就業再出發

(亞洲經濟通訊社 台灣新聞中心 許薰分)為鼓勵失業勞工擴大求職範圍,增加就業機會並減輕經濟負擔,勞動部推出「跨域就業津貼」,提供異地就業交通、搬遷和租屋多項補助。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即運用該津貼協助現年48歲家住南投的老蕭,在建築業景氣下滑失業時,透過彰化就業中心的協助,憑藉著他過去擔任混凝土拌合操作員的工作經驗,成功媒合至彰化當地的混凝土廠工作,並申請「跨域就業津貼-異地就業交通補助金」,大幅減輕通勤的經濟壓力,重拾職場信心。

觀看熱門新聞

目前尚無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