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7月 09日 星期三 合作提案 活動報名

社會企業亞洲經濟通訊社 ASIAN ECONOMY NEWS AGENCY

AENA Taiwan Station

《業界管理》管理制度是長出來的

記者:亞洲經濟通訊社 產經訊息中心 新聞分類:產業科技 更新日期:2014-10-04 13:00:00

文字級數:
《亞洲經濟通訊社/ 業界管理》肉品供貨大盤商的張董,經過朋友引薦,找我到公司診斷最近碰到的管理制度。看著管理部提供的零散資料,突然靈光一閃,轉身問了負責行政的林小姐:「貴公司都經營這樣不小的規模了,以前沒有訂過相關制度嗎?」

沒多久,她就辛苦的從辦公室鐵櫃裡,搬出三大本裝訂整齊厚厚的制度資料。

「這是三年前,我們老闆花了不少錢,請一家有名的大顧問公司幫我們規劃的制度。那時候還派了三個顧問來,搞了大半年哩。」那後來有用嗎?她苦笑的回答:「怎麼用?」

很多中小企業的規模,都是半大不小的,尤其成長型的企業最明顯。業績節節上升,手上不缺現金,人員卻流動很快。老闆自己都已經夠忙了,大家還什麼事都要找老闆。也聘了些薪水不低在大公司待過的幕僚,規劃了一堆表單制度。一陣子之後,經營者卻發現,制度理不清,剪更亂,狀況似乎越來越糟了。

興利重於防弊
以前生產導向的製造業,講求規模與效率。不管是死的事情,還是活的人,都要求標準化。往往先規畫一套完美的制度,強迫要求全員遵守推行。在經營者的重大宣示下,一個口令一個動作,非照規定走不可。搞到最後,天怒人怨,制度也無疾而終。

成長期的中小企業,市場發展容易大幅變動。也需要團隊彈性靈活,因應市場競爭變化,本就很難有一定的遊戲規則去遵循。規劃合適的制度,就像幫青少年量身訂作的衣服,要設計合適的版型,不要縫得太緊,一定要留下快速成長的伸展空間。

企業的制度規畫發展,核心觀念在興利,而非防弊。主要以協助組織良性發展為目標,在管理資訊的協助下,決策行動都能有所依據。團隊能因制度規範,而更能集中資源與力量去拓展市場,而非綁手綁腳,束縛發展。管理制度沒有完美的標準,只有階段性的合適。它是手段與方法,絕對不是企業經營的目的。

制度夠用就好
初創事業,剛開始是軍政時期、人治的階段,「沒制度」是正常的。大家要拼命打天下,靠的是夢想、企圖心與拚勁,這些無形且寶貴的力量。若在初期就就採用複雜的管理制度,你的優秀員工很快就會變成一群沒創意死腦筋的笨蛋。

管理制度的內容範圍,依據企業屬性與規模,可大可小,可簡可繁。從小企業最基本的人事薪資、財務會計、營業管理、目標管理等等,再談到組織管理、品質管理、生產管理與總務行政。隨著規模,再延伸到內部控制、內部稽核、經營分析、資材管理、研發管理等制度。

小企業一旦突破市場的束縛,一飛衝天,進入成長發展期。此時業績蒸蒸日上,規模增加,老闆無法再以目光所及的力量去管理團隊。就從軍政時期,轉變為訓政時期,需要明確的管理制度,來讓員工行止有度。此時,制度夠用就好,不要貪多。讓制度隨著公司的成長,慢慢成長就好。制度太細太多,是會限制企業成長力量的。

從新芽開始擴大
制度設計要先寬後緊,逐步收斂。剛開始的重點,在讓員工養成好的工作習慣。每天的行事決策都有基本依據,成本費用預算能掌握,經營目標才能更能有效達成。初期制度不要太難太複雜,只要基本的規定、辦法、表單與流程,並輔以「會議」與「報表」這兩項最基本卻最有效的管理工具,協助企業管住該管的就好。

經營者與顧問的角色在引導,而非要求。了解營業與市場發展的人,一定要要全力參與投入,制度才不會變成限制組織發展的怪獸。激勵員工積極參與制度的改革,自己訂出自己要遵守的規矩。讓團隊有成就感,發現自己訂的制度,真的可以幫大家把事情做的更好。之後,自然會放寬心,安心接受更多的遊戲規則。

揠苗助長的下場,大家在小時候都學過,長大後卻都忘了。瞎搞的制度,不但勞民傷財,不小心還是造成組織嚴重內傷,影響正常發展。要讓制度像種花草一樣,讓一些新芽先冒出來,然後慢慢的灌溉它長大。等制度長成一個小小的基礎,後面要擴大就快了。


作者/ 陳其華 謀略大大創總經理



******************
亞洲經濟通訊社《 業界管理》專欄,提供業界管理顧問及企訓名師發表分享經營管理文章。
來稿請自訂標題、2000字內文稿,姓名、職銜及聯絡方式。
來稿即同意本社公開播送發表發行,並無償提供公開播送、連結、傳輸。
電郵寄:aena.news@gmail.com 註明投稿業界管理。
來稿採用時將公開播送於 http://myaena.net

******************



最新產業科技

陸列出口管制名單 漢翔民用業務恐受波及

【記者張俊明/台中報導】大陸中國商務部今(9)日突宣布將包括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在內的8家台灣企業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禁止向其出口可用於軍民兩用的「兩用物項」。該決策引發外界關注其對台灣國防產業與高科技供應鏈的衝擊,尤其以國內航太產業龍頭漢翔公司為焦點。對此,漢翔公司回應指出,此次中國針對性的出口禁令,對軍用領域業務「並無影響」,但在民用領域方面「確有影響」,目前已著手盤點受影響項目,並與國際客戶共同研擬替代方案,力求降低衝擊。

漢翔上半年接單突破百億元 民機業務挹注營收動能

【記者張俊明/台中報導】國內航太製造龍頭漢翔公司今(114)年第二季再傳捷報,成功取得來自國際民用飛機與發動機大廠的新訂單,金額達25億元,預計自今年起陸續挹注營收。加計第一季累積的85億元新訂單,漢翔上半年民機與發動機領域接單總額已突破百億元。

Show出青春的模Young 學生表演自創曲才華洋溢吸睛

(亞洲經濟通訊社 台灣新聞中心 許薰分)每年暑假期間是青少年在外活動頻率最高的時期,也是學生最容易發生犯罪或被害案件時期,為了倡導青少年從事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臺中市政府警察局特別在暑假開始第1個週末,在本市lalaport南館1樓迎賓廣場,舉辦114...

「鏈結印度、布局南亞」彰化啟動產業新南向戰略

【記者張俊明/彰化報導】為協助台灣中部產業鏈開拓南亞市場,彰化市政府聯手印度台北協會、外貿協會及新東向聯盟,3日於彰化市老人文康中心舉辦「印度產業說明會」,邀請印度台北協會會長葉達夫(Manharsinh Laxmanbhai Yadav)親臨演講,深入解析印度經濟發展現況與市場趨勢,吸引眾多來自工具機、機械零組件及中小企業界代表熱烈參與。

雁行聯盟十年再啟航 陳慧蓉接棒開創新篇

【記者張俊明/高雄報導】國際獅子會300E5區高雄市雁行聯盟獅子會授證九週年,日前在高雄寒軒大飯店和平店舉行,第9、10屆授證交接暨第10屆第1次例會暨理監事及幹部就職交接典禮,由第9屆前會長吳俊緯交棒給第10屆新會長陳慧蓉,在現任區總監陳明賢監交見證下、由候任總監李慶春、第一副議長王坤義、第一副總監楊婉琪、第二副總監邱朝雄、300E1區前總監楊政城及區行政團隊、會長聯誼會等理事及幹部與顧問均到場觀禮祝福。

觀看熱門新聞

「鏈結印度、布局南亞」彰化啟動產業新南向戰略

【記者張俊明/彰化報導】為協助台灣中部產業鏈開拓南亞市場,彰化市政府聯手印度台北協會、外貿協會及新東向聯盟,3日於彰化市老人文康中心舉辦「印度產業說明會」,邀請印度台北協會會長葉達夫(Manharsinh Laxmanbhai Yadav)親臨演講,深入解析印度經濟發展現況與市場趨勢,吸引眾多來自工具機、機械零組件及中小企業界代表熱烈參與。

Show出青春的模Young 學生表演自創曲才華洋溢吸睛

(亞洲經濟通訊社 台灣新聞中心 許薰分)每年暑假期間是青少年在外活動頻率最高的時期,也是學生最容易發生犯罪或被害案件時期,為了倡導青少年從事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臺中市政府警察局特別在暑假開始第1個週末,在本市lalaport南館1樓迎賓廣場,舉辦114...

漢翔上半年接單突破百億元 民機業務挹注營收動能

【記者張俊明/台中報導】國內航太製造龍頭漢翔公司今(114)年第二季再傳捷報,成功取得來自國際民用飛機與發動機大廠的新訂單,金額達25億元,預計自今年起陸續挹注營收。加計第一季累積的85億元新訂單,漢翔上半年民機與發動機領域接單總額已突破百億元。

陸列出口管制名單 漢翔民用業務恐受波及

【記者張俊明/台中報導】大陸中國商務部今(9)日突宣布將包括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在內的8家台灣企業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禁止向其出口可用於軍民兩用的「兩用物項」。該決策引發外界關注其對台灣國防產業與高科技供應鏈的衝擊,尤其以國內航太產業龍頭漢翔公司為焦點。對此,漢翔公司回應指出,此次中國針對性的出口禁令,對軍用領域業務「並無影響」,但在民用領域方面「確有影響」,目前已著手盤點受影響項目,並與國際客戶共同研擬替代方案,力求降低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