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5月 02日 星期五 合作提案 活動報名

社會企業亞洲經濟通訊社 ASIAN ECONOMY NEWS AGENCY

AENA Taiwan Station

《業界管理》經營極短篇│作者/ 陳其華

記者:亞洲經濟通訊社 產經訊息中心 新聞分類:產業科技 更新日期:2014-08-02 13:00:00

文字級數:
《亞洲經濟通訊社/ 業界管理》「陳顧問,之前我們公司市場開發業績一直做不起來,也找不到合適的業務主管。我決定用重金從大公司禮請業務主管人才,並大幅提高獎金比例。」張總得意洋洋地在我面前,大聲發表他的新作法。

「我就知道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下業績沒問題啦。」還說最近很多人跟他初次面試,不到十分鐘就表示,對公司的業績目標很樂觀,願意馬上前來工作。我看著他,笑笑說: 「重賞之下,你確定來的就真的是勇夫?」

連貴公司內外部狀況都還沒了解掌握,仔細評估前,就對業績表示樂觀,急著想來工作。我比較擔心的是:「重賞之下,必有莽夫。」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知識,就是力量。
養兵千日,用在一時。
強將手下,無弱兵。

企業經營上,一直就有以上這些所謂的名言佳句,藉由文字或口語流傳至今。
這裡面卻有很多迷思觀念,因經營者沒有相關實戰經驗,或未體察現今社會經濟或科技環境的變遷,而錯誤解讀引用。

智者前輩說:智慧無價。但經驗要成為知識,是需要經過思辨,才能整理成結構性的知識原則與法則。而好知識更需要經過實際體驗,才能內化成智慧。現今環境的變遷太快,若沒有隨著外部環境而更新智慧的內涵。

試問:「發了霉的智慧,價值在哪?」

知識就是力量
光靠有很多知識,就很有力量嗎?現代商務人士有了google撐腰,要什麼知識沒有? 但知識要能在市場上運用,才能產生價值。當知識太多超載,且缺乏判斷與選擇的能力。有時,反而不敢行動,讓商機稍縱即逝。

機會與風險,本就相生。想要多大機會,就要有膽量去承擔多大風險,這是天公地道的市場法則。做生意,光靠知識不夠,還需要膽量。膽識,才是做生意的真正力量。

養兵千日,用在一時
現代人學習新知識,不但取得方便,且相關工具極多,方法更是先進。以往一門專業工作,需要五年以上,且認真用心投入的學習時間,現在可能縮短成不到一半的時間就夠了。

給你三年時間,能力程度卻還沒有明顯長進,無法獨力作戰,承擔大任。養你千日,你若還是個兵,那不用你也罷。要求太高嗎?那你就繼續當個兵,一直到妳成為老兵吧。

強將手下,無弱兵
以往我們都說厲害的領導者,手上帶的團隊成員,一定都不會太差。能待在強將兵營的人,也一定不是個弱兵。所以,都稱:「強將手下無弱兵。」

但是不少能力不太強的主管,不先自我檢討,改善精進,反而因留不住好人才,還怪罪對方有眼不識泰山。其實,真正好的人才,更期望能夠跟隨一個能讓他服氣的優秀領導者。也就是說,我是強兵,也不跟弱將。

千里馬需要伯樂
很多經營者,自許自己是伯樂。一心認為只要能找到千里馬,不管任何大問題或難搞的績效,萬事就都能搞定。卻在遍尋不到千里馬後,往往仰天嘆氣:「千里馬難尋啊」。

千里馬,能日行千里,就代表他天生資質非凡,但也不易駕馭。若經營者本身的能力不足,如何讓千里馬願意忠誠效力? 經營者,至少你該是匹好馬。否則,很難成為真正的伯樂。

經營者要在實戰經營過程中,該不斷的反省自己,思考人事物的因果關係,實事求是。遇到問題,不但需要深思辯證,更需要主動進修學習。經營,需要真實面對,內心有一點點疑惑,就努力去研究釐清,千萬不要自欺欺人。實在的經營實力,來自真實的自省。


作者/ 陳其華 謀略大大創總經理



******************
亞洲經濟通訊社《 業界管理》專欄,提供業界管理顧問及企訓名師發表分享經營管理文章。
來稿請自訂標題、2000字內文稿,姓名、職銜及聯絡方式。
來稿即同意本社公開播送發表發行,並無償提供公開播送、連結、傳輸。
電郵寄:aena.news@gmail.com 註明投稿業界管理。
來稿採用時將公開播送於 http://myaena.net

******************


最新產業科技

【張俊明專欄】川普的關稅虛實與中國的戰略底氣

美國總統川普關稅豪賭,貿易戰火藥味再起,其經財政部長貝森特最新宣布,針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將從104%再度提高至125%,此舉不僅是關稅政策的升級,更是政治訊號的明確釋放,中美脫鉤不再是趨勢,而是戰略選項。然而,關稅從104%升到125%,在經濟學實質效應上是否真有重大差別?事實上,早在100%以上的懲罰性關稅設定下,中國出口商對美銷售利潤已遭壓縮甚至消失,再加碼的關稅,更多的是一種政治符碼,是對選民展示強硬、對盟國施壓表態、對中國喊話示威。

【張俊明專欄】全球資本秩序裂解下的中美交鋒

美國再度祭出對中國的高額關稅,財政部長貝森特宣布對中產品加徵125%稅率的消息,儘管表面上看似是貿易工具的升級,但實際上,這更像是一場資本秩序重組前夕的戰略預演。美中之間的角力,已經不再停留於出口盈虧的帳面計算,而是深入國際金融與產業控制的底層結構。

67家機構進駐徵才 中臺科大校園博覽會打造醫護界「人才寶庫」

【記者林慧君/台中報導】為協助學生掌握職涯脈動、順利邁向就業之路,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與中臺科技大學合作,於今(11)日盛大舉辦「2025年校園徵才博覽會」,吸引來自全國各地共67家醫療院所與照護相關機構齊聚校園,提供超過800個工作機會,涵蓋全名知名的醫療院所、社區醫療機構、長期照護機構及醫療技術企業,提供臨床護理、居家照護、高齡及長期照護、產後護理等多元領域的就業機會。此次博覽會特別針對護理系、學士後護理系及高齡健康照護系的大三、大四學生規劃,近千名學生踴躍參與了解目前的醫療就業市場發展趨勢,以拓展職業視野並為未來的職涯鋪路,展現出旺盛的求職熱情。

中臺科大與茂盛醫院攜手打造臨床學習新模式 推動護理人才就學即就業

【記者林慧君/台中報導】面對全球高齡化與醫護人力缺口日益嚴峻的挑戰,中臺科技大學與茂盛醫院日前舉行產學合作簽約儀式,以深化產學合作並培育優秀護理專業人才為目標,雙方攜手促進護理教育發展,啟動跨界育才新篇章。此次合作由茂盛醫院提供每學年高達15萬元的獎助金予中臺科大護理系學生,協助學生穩定就學、安心投入專業訓練,並於畢業後無縫銜接至茂盛醫院任職,打造「就學即就業」的護理人才培育機制。茂盛醫院與中臺科大的合作,以實質資源挹注與臨床實習安排,讓學生安心學習、銜接職場及就業,真正實踐「學用合一」的教育核心理念。

打破地域藩籬!中彰投分署助失業中高齡跨域就業再出發

(亞洲經濟通訊社 台灣新聞中心 許薰分)為鼓勵失業勞工擴大求職範圍,增加就業機會並減輕經濟負擔,勞動部推出「跨域就業津貼」,提供異地就業交通、搬遷和租屋多項補助。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即運用該津貼協助現年48歲家住南投的老蕭,在建築業景氣下滑失業時,透過彰化就業中心的協助,憑藉著他過去擔任混凝土拌合操作員的工作經驗,成功媒合至彰化當地的混凝土廠工作,並申請「跨域就業津貼-異地就業交通補助金」,大幅減輕通勤的經濟壓力,重拾職場信心。

觀看熱門新聞

目前尚無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