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10月 20日 星期一 合作提案 活動報名

社會企業亞洲經濟通訊社 ASIAN ECONOMY NEWS AGENCY

AENA Taiwan Station

加工區生技業未來之星 科妍公司積極增資擴廠

記者:張偉成 新聞分類:大陸在線 更新日期:2012-09-17 15:30:00

文字級數:
(亞洲經濟訊社/記者張偉成報導) 由一群專業且熱愛生物科學技術的菁英集結在一起,於90年在高雄加工區設立科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宗旨係「以現代科學為基礎、創造人類美好願景」,並期許成為生技新藥產業的領導廠商。其主要產品包括皮下填補劑、關節腔注射劑、抗沾黏凝膠、得敷凝膠及DNA親緣鑑定劑等。


科妍公司於99年12月29日獲中華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核准,正式成為興櫃掛牌公司。為因應未來營運需求,增加透明質酸皮下填補劑及關節腔注射劑等高階醫療器材新產品生產線及產能,該公司加碼購買高雄加工區內既有老舊廠房,計畫拆除後新建廠房,該項擴廠計畫已獲經濟部加工處審查通過。預計新廠擴建後,五年內年營業額可達18億8,650萬元並增加百餘人之就業機會。

科妍公司核心事業為研發、生產及銷售高品質的透明質酸高階醫療器材,目前產品在安全性上,通過相關活體、離體實驗及臨床試驗證明,更導入ISO-13485 & ISO-9001國際品質管理系統,符合醫療器材優良製造規範(GMP)。其中,關節腔注射劑及皮下填補劑兩項產品已獲得CE歐盟標章及行政院衛生署外銷專用許可證,行銷國際市場;而關節腔注射劑Hya-Joint也取得衛生署醫療器材許可證,且獲得97年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醫療保健器材類品質銅牌獎之殊榮,目前該產品亦已取得健保給付,透過國內各大醫療體系,照護著國人健康。此外,該公司以優良技術及產品,榮獲經濟部二項主導性新產品計劃及一項業界科專補助計劃,此展現該公司於醫療級透明質酸相關產品之研發、生產、行銷全方位之創新發展受到高度肯定。

科妍公司開發產品係以符合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國際標準之優良藥品製造規範(PICS)認證及新優良藥品製造規範(cGMP)規範為目標,期能快速地切入全球市場。為保護環境與永續發展並行,該公司使用零污染微生物醱酵的原料,生產具高品質之透明質酸醫療器材產品。科妍公司董事長韓開程表示,目前全球僅瑞典有1針劑型關節腔注射劑,該公司另行開發長效型1針劑,委託中山大學作實驗,數據顯示該開發產品優於瑞典產品,渠自信成功率高,可嘉惠骨關節炎病友,未來將朝國際市場進軍。

綜觀全球生技產業市場持續成長中,追求醫美及人口老化之趨勢不可擋,醫藥市場不斷擴大,產業前景極為看好。科妍公司秉持著踏實、穩中求勝的經營理念,運用有效率的產品生產及技術開發模式,持續創造該公司穩定成長之營收及獲利,可望成為國際級生技產業上的未來之星。

最新大陸在線

中市績優交通義勇警察表揚 盧秀燕讚譽「市民守護者」

(亞洲經濟通訊社/台灣新聞中心)台中市交通義勇警察大隊17日舉行「114年度秋節聯誼暨績優交通義勇警察表揚」活動,現場表揚38位資深及在執勤表現績優的義交楷模。市長盧秀燕在警察局長吳敬田陪同下出席,向義交夥伴表達最誠摯的謝意,期勉義交夥伴再接再厲,讓城市交通事故與死傷再下降,達成「交通順暢、人人平安」的目標,打造更平安、更幸福的台中。

2025台灣設計展《彰化行》雙十開彰 在總行看見歷史與未來的對話

(亞洲經濟通訊社/台灣新聞中心) 「2025台灣設計展」於雙十連假在三大展區,盛大登場,15個分行展出內容跨足城市治理、地方產業、青年創意、文化歷史及植物美學等多元風貌,在總行看見歷史與未來的對話,縣長王惠美邀請全國民眾安排假期走進彰化,親身感受設計的無限魅力與城市的創新能量。

霸氣側漏閃瞎代購 店王現象級回歸週年慶亮劍

(亞洲經濟通訊社/台灣新聞中心) 闊別兩百多天方重開幕的新光台中店,在日前以一場狂創點閱及話題的現象級回歸,重返台中人的生活日常,歸隊後的首戰即逢週年慶,自是「殺」聲震天!首波週年慶將於10/16(四)~10/29(三)熱烈登場!首度攜手韓星、韓綜、韓潮,將透過三大限定合作打造全台最具話題的購物盛會!更首度邀請韓國人氣偶像-Solar頌樂擔任宣傳大使,營造韓星都要來搶購的氛圍。

齊聚府前廣場 蔣萬安與民眾同慶中華民國114年國慶

(亞洲經濟通訊社/台灣新聞中心) 臺北市長蔣萬安今(10)日出席由臺北市政府主辦的「中華民國114年國慶升旗暨慶祝活動」,於市府府前廣場與市民朋友一同升旗,歡慶國慶。

連假共學風潮興起 北市親子攜手探索學習新樣貌

(亞洲經濟通訊社/台灣新聞中心)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長期推動「自主學習」,鼓勵學生依興趣與專長規劃假期專題,落實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自發、互動、共好」精神,尤其在連續假期期間,教育局更鼓勵家長跟孩子一起,共同討論學習主題、規劃探索計畫,讓假期不再只是「寫作業、補進度」,而是讓學習能夠自然地融入生活,學生能以自身興趣出發,自訂學習目標並完成探索挑戰,讓學習的主導權回到孩子手中,也帶動家庭攜手共學,成為城市獨特的教育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