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兩岸低溫/冷鏈物流產業合作會議
記者:張偉成
新聞分類:大陸在線
更新日期:2012-06-12 15:00:00
-
-
文字級數:
(亞洲經濟通訊社記者張偉成報導) 為加強兩岸在低溫/冷鏈物流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由工業技術研究院及中物聯物流規劃研究院主辦的「2012兩岸低溫/冷鏈物流產業合作會議」,於今(12)日盛大登場,會議邀請兩岸食品製造業、批發及零售業、倉儲運輸業等80多位重要業界代表參加,於會中就兩岸物流合作簽署六項合作意向書,並針對後續合作模式與方向進行討論與建議,希望能結合兩岸物流產業優勢,進軍全球市場。
2010年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加速兩岸經貿往來及投資合作機會。2011年成立經合會,並在經合會下設立產業合作小組,將「低溫/冷鏈物流」納為主要合作試點項目之一,選定以天津、廈門兩城市進行兩岸低溫物流試點合作的示範城市,並由兩岸經合會產業合作工作小組低溫/冷鏈物流產業分組協助推動。透過此交流平台,經濟部將扮演後勤支援與合作推手的角色,負責各項政策之規劃與相關問題的協調,並委由工業技術研究院擔任前台執行者的角色,協助政府進行兩岸合作機會之洽談與各項企業輔導與提升工作。
2011年11月4日由工研院領軍,帶領台灣業者成立「兩岸冷鏈物流技術與服務聯盟」,啟動城市物流配送、創新服務模式、冷鏈品質標準、ICT技術應用與推廣等領域之合作,截至目前加入聯盟的業者已高達131家。今日,欣見兩岸就多項冷鏈物流項目開展實質上的合作,相信以台灣冷鏈物流軟實力,結合大陸冷鏈市場規模,將能為兩岸創造安全、質優、高效、穩定之物流服務,同時打造高品質之商流與物流品牌,建立典範及擴散效果,以延伸至全球市場,共創國際服務商機。
此次大陸代表團由海貿會姜增偉名譽會長率團,共30多人與會。海貿會姜增偉名譽會長表示,隨著兩岸冷鏈物流產業合作不斷擴大,也衍生出一些需要雙方共同面對的議題,如兩岸冷鏈標準共通、相關支援政策、建立順暢溝通交流機制等等。此次會議的舉辦,對於促進兩岸物流業交流、加強雙方合作與溝通、深入瞭解試點工作推進情況、推動兩岸冷鏈物流產業邁向新的合作階段深具意義,希望藉此機會更進一步推動兩岸冷鏈物流合作的開展。
此次會議在經濟部梁國新次長、經濟部商業司葉雲龍司長、工研院徐爵民院長、海貿會姜增偉名譽會長、海峽兩岸經貿交流協會向欣副特約理事、海峽兩岸經貿交流協會孫彤特約理事等共同見證下,兩岸物流產業共簽署六項合作意向書,包括:天津康農集團(台商)與工業技術研究院簽定打造天津惠民便利生活圈、天津中心漁港與冷鏈聯盟及展昭公司簽定合辦兩岸冷鏈食品暨設備展、天津北方國際集團與農推會及冷鏈聯盟簽定MIT水果商貿物流與倉儲冷庫優化、天津傲綠集團與環球物流控管公司簽定借助RFID技術打造農產品低溫物流體系、廈門嵩海公司與中物聯物流規劃研究院及冷鏈聯盟簽定打造海峽食品物流產業園、廈門翔業集團與中華工程公司簽定建設航空冷鏈物流倉儲中心。意向書簽署匯聚搭橋成果,將兩岸合作推進另一里程碑。
透過此次產業合作會議,兩岸學術界與產業界代表廣泛探討:以台灣經驗推動兩岸低溫物流產業合作、兩岸低溫物流產業合作路徑、廈門所公佈的推進兩岸冷鏈物流產業合作政策、兩岸企業合作經驗與建議、物流需求介紹及探討如何和台灣企業合作、運作MIT商品兩岸流通之作法與瓶頸、目前專案對接情況、及下一階段合作方向與試點企業運行等。預期可擴大兩岸低溫物流合作範圍,共同提升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