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房市出現「上封下漲」的現象 頭前溪兩岸北冷南熱
記者:生活專題中心
新聞分類:大陸在線
更新日期:2012-05-02 16:30:00
-
-
文字級數:
(亞洲經濟通訊社記者張偉成報導)通膨發威、刺激房地產買盤,今年房地產一級戰區的新竹地區特別明顯,近來建商竟然因為怕賣太便宜了,出現高樓層封盤、中低樓層漲價的「上封下漲」的現象,典型是建商惜售心態的反映。而這個現象主要出現生活機能佳、保值性高的新竹市,賣壓沈重的竹北市則較罕見,頭前溪兩岸的房市呈現北冷南熱。
近來因為油電雙漲,導致民眾出現通膨預期心理,使建商抓到話題炒作「買房抗通膨」的訴求,的確引起房市的陣陣漣漪。去年的房市急凍,今年開春才剛剛溶冰而已,沒有想到329檔期甫過,在政策催出通膨壓力之後,房地產市場似乎在這一瞬間冰山就莫名其妙地消失得無影無蹤,許多建商坦言:一時間還很不習慣。
行政院主計處的家庭收支調查中,新竹市、新竹縣的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高居全國第二、三名,僅次於台北市。而據調查,今年第一季全台七大都會地區中,新竹的家戶購屋比也是名列前茅。由此可見,新竹人口袋深、購屋需求高,故對於這波通膨買盤反映明顯,可以說是其來有自,才會出現許多熱銷個案,四百多戶的建案預售都可以一天之內「秒殺」!
在新竹的市場面上,這一波房市買賣雙方交鋒的主要戲碼,的確是通膨預期心理所造成的。買方急於佈局房地產以免被通膨稀釋資產,而建商卻打算緩和去化速度,以免損失應有利潤或者低估成本墊高的變數。據深耕新竹市場20餘年的太睿建設董事長陳宏洲指出,社會M型化的結果,這波買氣以低價的首購產品最熱銷,另外高單價的豪宅因為保值,也有不少新竹在地的資產客一出手就連買好幾戶,顯然是著眼在資產佈局於房地產這種保值性商品。以新竹市場來說,因此竟出現「上封下漲」的現象。
所謂「上封下漲」現象,就是只要是順銷的個案,就紛紛採取高樓層的產品封盤不賣,而中低樓層的部份,則採取以放慢交易腳步為目的的漲價,每坪漲價由三千到一萬五不等,這種「銷控型調漲」的主要功能為銷售節奏的控管,建商想以時間來磨出最適合的定價策略。
據了解,新竹的個案中,有出現「上封下漲」現象的,包括美麗華建設號稱完銷的「東京中城」,每坪24~25萬,高樓層的少數餘屋封盤不賣、中低樓層餘屋調漲1.5萬;寶佳機構鴻築建設的「MM21」每坪16~18萬,最高的三層封盤、中低樓層調漲0.5萬;橋達建設的「玉品院」每坪也是24~25萬,高樓層、大坪數合併戶封盤、中低樓層漲0.3萬。在豪宅級的建案中,同樣是寶佳機構的佳鋐建設「峰華苑」,樓高24層,傳出18樓以上封盤,中低樓層每坪要調高5千元的風聲。而尚未進場的太睿建設「太睿國寶」,則尚未推出就一再修正定價策略,擔心年底動工後的原物料成本提高未計算到,因此陸續調整的未來售價大約有一萬元以上。
另外,豐邑建設的所有案子則全部封盤一個月,要等待這一波油電雙漲效應明朗化之後,才進行開盤銷售。而其他正在推案中的大型建商,例如親家建設、富宇建設的案子,雖未採取封盤的手段,但均有銷控型調漲,每坪漲價由三千到八千、一萬不等。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有出現「上封下漲」現象的順銷建案,均以生活機能較佳、保值性強的新竹市中心區和新興開發區關埔重區為主,竹北市因房價這些年來已逐步墊高,再加上去年累積的案量太多造成賣壓沈重,建商的漲價動作相對來說比較保守。這也印證了新竹房市以頭前溪為界北冷南熱,新竹市火燙、竹北市盤整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