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11月 14日 星期五 合作提案 活動報名

社會企業亞洲經濟通訊社 ASIAN ECONOMY NEWS AGENCY

AENA Taiwan Station

【張俊明專欄】放任日本勢力干政 踐踏台灣法治與歷史記憶

記者:台灣新聞中心 新聞分類:專欄論壇 更新日期:2025-05-18 09:00:00

文字級數:
面對國人質疑干涉我國罷免活動一事,矢板明夫近日高調出示中華民國護照,自稱已取得國籍,企圖為自己站台言行開脫。然而,即便已持有我國國籍,也無法掩蓋他長年以「日本人身分」深度參與台灣政治議題、影響兩岸論述、操弄媒體輿論的事實。他所代表的,不僅是一個記者或政論者,而是日本保守政治勢力對台話語滲透的代理人。民進黨對此不僅知情,甚至刻意培植、縱容,使台灣在法治與主權上一步步退讓,成為外力操作的舞台。

矢板明夫原為《產經新聞》駐台記者,以評論者姿態活躍於台灣媒體,長期以對中強硬、偏綠立場形塑兩岸對抗論述。他不僅涉足媒體,更介入政策、參與智庫、發表選舉觀點,與多位親綠政客往來密切,他的父親矢板彥六曾是日本政壇右派代表人物,對中台關係持敵視態度,這樣的背景與台灣政局的連結,絕非單純個人選擇,而是一條由保守日本政界、媒體與台灣綠營構築的共犯路線,從話語權、外交策略、選舉輿論到歷史解釋權,無一不滲透。

尤其荒謬的是,民進黨政府對來自中國的「統戰滲透」一再嚴控查辦,對在野陣營稍有與中往來者即大肆批判,標榜「國安」、「保台」,但對來自日本的影響力與介入卻選擇性放任,甚至樂見其成。矢板明夫自許為「台灣友人」、「學者」,堂而皇之地評論我國內政、介入選舉氛圍,民進黨不但未見警覺,反將其推為民意輿論的道德高地,這種雙重標準的操控,不僅扭曲民主政治的本質,更讓台灣主權與自我意識在「親日神話」中逐漸淪陷。

若從歷史角度觀之,這種現象尤令人痛心,台灣曾遭日本殖民統治五十年,在這段歲月裡,台灣人民受盡文化壓迫、經濟剝削、語言禁制與皇民化洗腦,無數原住民與平民百姓在「討伐」與戰爭動員下犧牲性命。然而今日,民進黨卻選擇遺忘這段血淚史,將日本包裝為文明先進的象徵,把殖民者的後裔奉為言論導師,甚至在政治動員中,刻意拉攏具日本背景的媒體人、學者作為外援力量,把國內民主制度當成他國勢力的實驗場。這樣的歷史觀,不僅錯置恩怨,更是對無數台灣先人的背叛。

矢板明夫即使取得中華民國國籍,也無法抹去他「外來者」的實質角色。他不是在台灣成長、與島嶼命運共同承擔的國民,而是以強烈日本價值觀主導自身論述的外來意識滲透者。國籍的取得並不代表認同的轉化,尤其當他持續以日式視角評價中國、批判兩岸和平倡議、鼓吹對抗與軍事準備時,我們應問:他的立場究竟是為了台灣,還是為了符合其國族利益?
民進黨將這種「可控的外人」納入政治生態圈,看似策略靈活,實則破壞法治與主權。凡事只要「挺綠」、「反中」,即可合法化其行動,即便違反法律、踐踏國族情感也可被包裝為「價值支持」。這種作法正在腐蝕台灣內部的制度基礎與公民信任,也使國際社會看見我國在「反外來干預」口號下的實質自我矛盾。

台灣的政治討論應由本地人民主導,應以歷史記憶為根基,以法治原則為界線。矢板明夫事件不只是一場法律爭議,更是一面照妖鏡,讓我們正視當前政權如何選擇性開放國門給某些「友邦」影響力,而對其他外來因素嚴加封鎖。這種政治手段,既無法保障民主,也無法兌現主權,反將台灣一步步推向「被代理」的民主幻境之中。我們不能讓歷史記憶被政治利益交換,也不能讓外來勢力操弄台灣的民主未來。民進黨政府若真有保台決心,請從終止雙重標準、重新審視與外國勢力的曖昧關係做起,別再用國籍漂白的幌子,掩蓋一段殖民陰影下的政治交易。

最新專欄論壇

百年風華再現:龍井國小尋回日治時期區長張錦上捐地文獻

(亞洲經濟通訊社/台灣新聞中心) 台中市龍井國小今年建校120年,校方擴大舉辦慶祝活動,向各界徵件校史文物,經由地方文史工作者引薦,居住於台北市張文玲得知此消息後,專程回中市龍井區水裡港的百年祖厝,尋找曾祖父也就是日治時期塗葛崛區區長暨首位龍井區農會理事長張錦上,曾祖父曾在120年前,日大正四年捐贈二甲多的校地,隔年也就是日大正五年台灣總督府特別頒發的感謝狀,事隔120年後,珍貴的古文物終於曝光。

頭部芳香調理熱潮興起 從紓壓技術走向專業證照新藍海

【記者李泰/綜合報導】近年來「頭部芳香調理」迅速崛起,從美容產業延伸至健康管理與長照領域,成為全球身心健康產業的新焦點。根據業界觀察,台灣近三年芳療與身心健康服務市場的年均成長率已超過25%,其中以「頭部芳香調理」最具爆發力。短時間高成效、操作安全、回饋顯著,讓它成為民眾與業者雙方青睞的全新療癒技術。

重陽邂逅萬聖!台中跨世代嘉年华銀髮走秀、搗蛋遊行湧人潮

【記者林慧君/台中報導】當重陽敬老遇上萬聖搞怪,會激盪出什麼火花?臺中市心享事成教育推協會上週末在烏日合勤健康共生宅,打造一場跨越年齡與節慶的「全齡有愛同樂會」,不僅有長者太鼓表演與銀髮星光獎表揚,還有萬聖鬼步舞與創意裝扮選拔,兩天活動吸引數百名民眾參與,現場宛如融合傳統與創意的社區嘉年華。

清境火把節24日晚間登場 吸引遊客熱情參與

【記者林慧君/南投報導】被視為滇緬族群新年文化慶典的「2025清境火把節」,24日晚間在仁愛鄉清境國小盛大登場。火把節是源自西南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節慶,融入薪火相傳、感念祖先等意涵,從雲南流傳到清境,活動吸引許多民眾參與,也有參與貴賓身穿雲南傳統服飾一同歡慶,場面十分熱鬧。

健康商機正夯 營養師提醒先看標示再查專利

(亞洲經濟通訊社 台灣新聞中心 許薰分)近年來,隨著國人健康意識不斷提升,養生已經成全民重要課題。除了規律運動與均衡飲食,保健食品也走入許多人日常生活,成為調整體質、營養補給的重要選擇。對此,營養師林昀正特別提出提醒,民眾在選購時應把握兩大原則,才能避免誤踩陷阱,確保買得安心、吃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