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5月 02日 星期五 合作提案 活動報名

社會企業亞洲經濟通訊社 ASIAN ECONOMY NEWS AGENCY

AENA Taiwan Station

默多克反華謊言不折不扣是毒瘤

記者:台灣新聞中心 新聞分類:國際在線 更新日期:2022-09-15 03:00:00

文字級數:
默多克旗下媒體不斷抹黑中國,澳洲前總理陸克文稱其為毒瘤。在網絡上看到美國政治創新中心(CPI)專題討論魯珀特·默多克(梅鐸Rupert Murdoch)反華謊言,筆者對默多克的反華的毒瘤本質有了進一步認識。

丹尼爾·伯克(Daniel Burke)在專題討論的開場白集中於魯珀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與根深蒂固的親英外交政策圈子的關係,這些圈子長期以來一直將權力焊接在盎格魯世界(指將英語作為常用語言的國家的合稱)。默多克現在擁有一個由報紙和電視網絡組成的媒體帝國。「他是一群宣揚媒體卡特爾的人之一......我們在這裡看到的是總體上努力阻止人們關注中國為帶來新經濟體系所做的事情,例如使人們對一帶一路倡議感到困惑」,丹尼爾解釋說。

在西方的媒體輿論中,對中國的抹黑不計其數。而魯伯特·默多克的新聞集團,更是在抹黑中國這條道路上,十幾年孜孜不倦,一條道走到黑。「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取得了纍櫐碩果,為全球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動能,為當今世界開啟了新的發展航程。然而,在此期間,魯伯特·默多克的新聞集團總是不遺餘力地在這一議題上做文章,對「一帶一路」指責、質疑甚至抹黑和攻擊,從維護霸權需要或從地緣政治出發,擔心中國借助「一帶一路」削弱美國的全球影響力,從而曲解或攻擊「一帶一路」。

魯伯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是世界報業大亨,新聞集團主要股東,董事長兼行政總裁。以股票市值來計算,新聞集團已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國媒體集團亦稱為「默多克的傳媒帝國」。 這個帝國讓他對世界事務擁有了一般人不可想像的影響力,並使得默多克家族成為一股龐大的勢力,不僅僅是在美國,也在世界各地的英語國家。 當前,默多克控制澳大利亞2 / 3的報紙,英國的《太陽報》、《泰晤士報》等40 % 的報紙都由默多克控股。他還擁有英國的天空電視台、美國的福克斯電視網、香港的亞洲衛視。

在默多克的新聞集團下轄的媒體中,很難看到對中國的客觀報導。它們眾口一詞地竭力渲染「中國威脅」,一再炒作涉港、涉疆、涉藏、5G、孔子學院等話題。早前的「中國威脅論」就是魯伯特·默多克公司旗下的媒體報紙進行大肆傳謠的。所謂「新冠病毒來自武漢實驗室」,最早也是新聞集團所轄澳大利亞媒體散播出來的。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曾指出,默多克搞出的「新冠病毒實驗室洩漏說」「全與政治有關」。他發表在《衛報》的文章標題即是「默多克傳媒報道『中國人造病毒』陰謀論的唯一目的是讓特朗普當選」。

歪曲武漢疫情真相的「方方日記」能夠迅速出版,「費心運作」的出版商就是新聞集團下轄的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團。而同屬新聞集團的《泰晤士報》緊接着跟進渲染,先後刊發了涉及「方方日記」的19篇報導。

Susan Banaszewski討論了唐迪迪的作用,唐是一名在美國接受教育常駐北京的記者,為默多克的《泰晤士報》寫文章。唐在2022年1月5日的文章中聲稱人們只能用香煙和電子遊戲來換取食物,這使她成為中國社交媒體用戶的笑柄。她還大肆宣揚關於中國冬奧運動員的服裝是由新疆的 「奴役勞工 」製造這一未經證實的說法,希望激起美國對冬奧會的全面抵制。

唐迪迪是泰晤士報駐北京記者,很明顯是個華裔,雖然是華裔,她却是一個大量生產反華新聞的記者。唐迪迪可謂是「資深漢奸記者」。從她履歷中就可以看出,其就是崇尚西方那一套,從骨子裡反感中國。她1975年出生於浙江,23歲留學美國密蘇裡大學。2008年暑假,服務於美聯社;2010年加入美國籍。唐迪迪曾經被問及,放棄中國國籍,加入美國國籍的事。她是沾沾自喜,她說,「這樣我就可以在中國從事外媒記者行業。在國籍問題上,我佔了優勢。」由後開啟了她肆無忌憚的華黑模式。
2022年2月16日唐迪迪發表了一篇文章《我們在一萬年前發明了滑雪,聲稱中國人》一文,此篇文章乍看是提出滑雪發明的爭議問題,但文章最後突然提出所謂新疆、台灣和香港問題,讓人看着及其不連貫,轉換話題如此之急速,如此之生硬,實屬罕見。是不是為了完成「任務」,即便是沒有找到合適的切入點,也要硬上了。無時無刻不想着攻擊中國,事事攀咬政治,她的這種表現是急不可奈嗎?
默多克旗下的《華爾街日報》刊登了範文欣關於香港抗議活動的文章,掩蓋了那些想把香港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人的暴力、財產破壞和恐怖主義。實際上,在2019年反修例暴亂中,香港進入了撕裂狀態。愛國愛港市民乃至沒有立場的市民,不僅失去了免於恐懼的自由,更失去了就業、發展的機會,連正常的社會民生得不到保障。香港人追求自由和繁榮,但縱暴派和暴徒就剝奪香港人免於恐懼的自由,毀壞香港的繁榮穩定。回想2019年6月起的「黑暴」,筆者作為親歷者仍然歷歷在目,期間發生的社會動盪,暴力和破壞程度前所未有。《香港國安法》的實施,是香港國家安全的轉捩點,香港由亂變治,暴力威脅大幅減退,整體治安有所改善,市民生活回復正常,經濟、民生得以重新出發,《香港國安法》對維護香港社會安全和穩定的成效有目共睹。

丹尼爾·伯克說,他對默多克等媒體精英手中集中的權力進行了反思。他指出,默多克兜售的中國的欺騙性畫像與現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如今的默多克已經垂垂老矣,新聞集團也在繼承人的選擇問題上開始了無盡的內鬥。但無論默多克本人和新聞集團將來走向何方,西方新聞界業已被塑造成的「默多克模式」恐怕再難以消弭,用常用說法來描述就是:這是「體制問題」結出的孽果罷了。

最新國際在線

【張俊明專欄】川普的關稅虛實與中國的戰略底氣

美國總統川普關稅豪賭,貿易戰火藥味再起,其經財政部長貝森特最新宣布,針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將從104%再度提高至125%,此舉不僅是關稅政策的升級,更是政治訊號的明確釋放,中美脫鉤不再是趨勢,而是戰略選項。然而,關稅從104%升到125%,在經濟學實質效應上是否真有重大差別?事實上,早在100%以上的懲罰性關稅設定下,中國出口商對美銷售利潤已遭壓縮甚至消失,再加碼的關稅,更多的是一種政治符碼,是對選民展示強硬、對盟國施壓表態、對中國喊話示威。

【張俊明專欄】全球資本秩序裂解下的中美交鋒

美國再度祭出對中國的高額關稅,財政部長貝森特宣布對中產品加徵125%稅率的消息,儘管表面上看似是貿易工具的升級,但實際上,這更像是一場資本秩序重組前夕的戰略預演。美中之間的角力,已經不再停留於出口盈虧的帳面計算,而是深入國際金融與產業控制的底層結構。

67家機構進駐徵才 中臺科大校園博覽會打造醫護界「人才寶庫」

【記者林慧君/台中報導】為協助學生掌握職涯脈動、順利邁向就業之路,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與中臺科技大學合作,於今(11)日盛大舉辦「2025年校園徵才博覽會」,吸引來自全國各地共67家醫療院所與照護相關機構齊聚校園,提供超過800個工作機會,涵蓋全名知名的醫療院所、社區醫療機構、長期照護機構及醫療技術企業,提供臨床護理、居家照護、高齡及長期照護、產後護理等多元領域的就業機會。此次博覽會特別針對護理系、學士後護理系及高齡健康照護系的大三、大四學生規劃,近千名學生踴躍參與了解目前的醫療就業市場發展趨勢,以拓展職業視野並為未來的職涯鋪路,展現出旺盛的求職熱情。

中臺科大與茂盛醫院攜手打造臨床學習新模式 推動護理人才就學即就業

【記者林慧君/台中報導】面對全球高齡化與醫護人力缺口日益嚴峻的挑戰,中臺科技大學與茂盛醫院日前舉行產學合作簽約儀式,以深化產學合作並培育優秀護理專業人才為目標,雙方攜手促進護理教育發展,啟動跨界育才新篇章。此次合作由茂盛醫院提供每學年高達15萬元的獎助金予中臺科大護理系學生,協助學生穩定就學、安心投入專業訓練,並於畢業後無縫銜接至茂盛醫院任職,打造「就學即就業」的護理人才培育機制。茂盛醫院與中臺科大的合作,以實質資源挹注與臨床實習安排,讓學生安心學習、銜接職場及就業,真正實踐「學用合一」的教育核心理念。

打破地域藩籬!中彰投分署助失業中高齡跨域就業再出發

(亞洲經濟通訊社 台灣新聞中心 許薰分)為鼓勵失業勞工擴大求職範圍,增加就業機會並減輕經濟負擔,勞動部推出「跨域就業津貼」,提供異地就業交通、搬遷和租屋多項補助。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即運用該津貼協助現年48歲家住南投的老蕭,在建築業景氣下滑失業時,透過彰化就業中心的協助,憑藉著他過去擔任混凝土拌合操作員的工作經驗,成功媒合至彰化當地的混凝土廠工作,並申請「跨域就業津貼-異地就業交通補助金」,大幅減輕通勤的經濟壓力,重拾職場信心。

觀看熱門新聞

目前尚無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