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10月 20日 星期一 合作提案 活動報名

社會企業亞洲經濟通訊社 ASIAN ECONOMY NEWS AGENCY

AENA Taiwan Station

防疫樂活新旅遊「埔里噗哩」社區產業品牌意象發表會

記者:蘇彩娥 新聞分類:台灣在線 更新日期:2022-06-07 14:00:00

文字級數:
為了響應「防疫新生活運動」,111年度南投縣埔里鎮社區產業行銷計畫啟動,6日在台灣生態勝地-埔里桃米生態村親水公園,舉行品牌行銷發表會,也力推今夏最夯的防疫樂活新旅遊-埔里噗哩。綠色慢活農村體驗之旅。

今年埔里鎮社區產業行銷計畫效益卓著,結合良善、籃城、桃米、枇杷和五十甲等五個社區,導入「設計振興地方產業、建立防疫樂活旅遊新品牌」的策略,辦理「里山共好社區共識共學教育課程」、開發「埔里噗哩社區品牌伴手禮及市集形象展攤」、規劃設計「埔里噗哩綠色慢活農村體驗之旅」集章護照集遊程,推廣行銷埔里鎮在地社區產業與在地社區特色,期望能創造新的營運模式,創造就業機會,促進社區經濟收入,以增加社區青年人才回鄉。

暨南大學觀餐系副教授吳淑玲說,社區產業行銷是一個很大的邁進,在埔里鎮長和課長的帶領下,我們很明確的將品牌視覺的部分作定調,然後由各社區認真的去尋找自己的特色,這一次的美學的上面,我們也特別的走了生態,大地系的這樣子一個系列,那我們希望說不只是做今年,以後延續下去,可以把那個,把在地的特色跟故事,把它彰顯出來的這樣子一個調性。

埔里鎮長廖志城表示,暑假即將開始,為響應「防疫新生活運動」,埔里鎮今夏整合、連結埔里鎮豐富生態資源、友善農業與良善、籃城、桃米、枇杷和五十甲五大社區文化特色,力推「防疫樂活新旅遊─埔里噗哩。綠色慢活農村體驗之旅」,以「友善環境、綠色手作、綠色食材、綠色景觀、綠色伴手禮」等五大亮點,吸引遊客利用暑假進入埔里農村社區,體驗感受綠色慢活農村生活。

廖鎮長指出,今年埔里的社區產業行銷計畫,非常感謝獲得南投縣公益彩券盈餘分配基金的補助支持,還有暨大吳淑玲教授的陪伴與輔導,及巷弄文旅工作室協助規劃品牌美學設計,協助社區居民打造社區產業品牌意象,更推出最引以為傲的產業之華,包括良善社區的埔里咖啡、香菇;籃城社區的蘿蔔干、環保酵素;枇杷社區的雞角刺、蜂蜜;桃米社區的麻竹筍干、醬筍;五十甲社區的多肉植物與鹹油條等,期望各界多多消費採購支持,讓埔里這些社區之寶能為成功開創出社區產業新價值,增加社區居民的經濟收入及回饋社區生活福祉。

今天在埔里清水公園所展示的「埔里噗哩」社區產業品牌新意象,有可愛的Logo品牌視覺設計,形象市集展攤、行銷關東旗、展攤桌巾、展售人員背心、集章印等設計成果,大大提升埔里社區產業的品牌魅力,深獲各界讚賞。

最新台灣在線

中市績優交通義勇警察表揚 盧秀燕讚譽「市民守護者」

(亞洲經濟通訊社/台灣新聞中心)台中市交通義勇警察大隊17日舉行「114年度秋節聯誼暨績優交通義勇警察表揚」活動,現場表揚38位資深及在執勤表現績優的義交楷模。市長盧秀燕在警察局長吳敬田陪同下出席,向義交夥伴表達最誠摯的謝意,期勉義交夥伴再接再厲,讓城市交通事故與死傷再下降,達成「交通順暢、人人平安」的目標,打造更平安、更幸福的台中。

2025台灣設計展《彰化行》雙十開彰 在總行看見歷史與未來的對話

(亞洲經濟通訊社/台灣新聞中心) 「2025台灣設計展」於雙十連假在三大展區,盛大登場,15個分行展出內容跨足城市治理、地方產業、青年創意、文化歷史及植物美學等多元風貌,在總行看見歷史與未來的對話,縣長王惠美邀請全國民眾安排假期走進彰化,親身感受設計的無限魅力與城市的創新能量。

霸氣側漏閃瞎代購 店王現象級回歸週年慶亮劍

(亞洲經濟通訊社/台灣新聞中心) 闊別兩百多天方重開幕的新光台中店,在日前以一場狂創點閱及話題的現象級回歸,重返台中人的生活日常,歸隊後的首戰即逢週年慶,自是「殺」聲震天!首波週年慶將於10/16(四)~10/29(三)熱烈登場!首度攜手韓星、韓綜、韓潮,將透過三大限定合作打造全台最具話題的購物盛會!更首度邀請韓國人氣偶像-Solar頌樂擔任宣傳大使,營造韓星都要來搶購的氛圍。

齊聚府前廣場 蔣萬安與民眾同慶中華民國114年國慶

(亞洲經濟通訊社/台灣新聞中心) 臺北市長蔣萬安今(10)日出席由臺北市政府主辦的「中華民國114年國慶升旗暨慶祝活動」,於市府府前廣場與市民朋友一同升旗,歡慶國慶。

連假共學風潮興起 北市親子攜手探索學習新樣貌

(亞洲經濟通訊社/台灣新聞中心)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長期推動「自主學習」,鼓勵學生依興趣與專長規劃假期專題,落實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自發、互動、共好」精神,尤其在連續假期期間,教育局更鼓勵家長跟孩子一起,共同討論學習主題、規劃探索計畫,讓假期不再只是「寫作業、補進度」,而是讓學習能夠自然地融入生活,學生能以自身興趣出發,自訂學習目標並完成探索挑戰,讓學習的主導權回到孩子手中,也帶動家庭攜手共學,成為城市獨特的教育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