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10月 19日 星期日 合作提案 活動報名

社會企業亞洲經濟通訊社 ASIAN ECONOMY NEWS AGENCY

AENA Taiwan Station

縣府2020彰農學堂 首場專題與蜂同行吸引近百位學員

記者:許薰芬 新聞分類:產業科技 更新日期:2020-09-30 15:02:00

文字級數:
台灣有機農業重要推手陳世雄教授分享自身4年的養蜂經驗
(亞洲經濟通訊社/台灣新聞中心 許薰芬)彰化縣政府為活絡農村、鼓勵青年投入農業,今年特別創辦「彰農學堂」,邀請明道大學承辦,透過彰農學堂整合職訓且有系統性地提供有意願的青農能有逐步學習的基礎。彰農學堂首場講座由縣長王惠美主持,由台灣有機農業重要推手陳世雄教授主講蜜蜂與農業生態,分享三分地的養蜂小農,如何翻轉收入,創造農業奇蹟,現場吸引超過百人聽講。

縣長王惠美說,彰化縣農業大縣,從農人口老化,農業人力面臨斷層,如何讓年輕人願意投入農業,並把彰化優質農產行銷出去是縣府重要的施政目標。明道大學是受農委會委託承辦農業公費班的大學,今年特別委託學校為彰農學堂規劃三門課程,「蜂與農業生態專題講座」、「農產品品牌與網路社群平台行銷實戰班」及「植保機職人培訓班」,結合科技農業專業技術,融入經營管理網路行銷,輔導青年農民兼具基礎實務能力與專業,以提升品質及產業發展。報名非常踴躍,農產品品牌與網路社群平台行銷實戰班、植保機職人培訓班課程均已額滿。

本場專題講座的講師陳世雄教授說,愛因斯坦曾說,「如果蜜蜂消失了,人類也將僅僅剩下4年的光陰」,顯然蜜蜂對生態循環的重要性,他長期推動有機農業,這次開課的目的是希望讓小農知道如何生存下去,台灣是全世界農地最貴的國家,許多年輕農民買不起農地耕種,他退休後無心插柳,四年前從養一箱蜜蜂開始養起,最多養到近百箱,發現養蜂可以讓農民增加收入的好方法,以3分地的小農來看,第一批秋天的蜜收成有約18萬元,所以一年可以額外增加6、70萬的收入,加上小農原有農產收入,讓小農可以存活並發展,給予年輕農民希望。遠從桃園來聽講的青農林先生說,陳校長是台灣有機農業的重要推手,有機農業可以推動永續生態與人類健康,陳校長分享的內容都很務實,除演講外還有近一小時讓聽眾問好問滿,非常值得從桃園開車前來學習。

彰化全縣從事農業耕地約有六千多公頃,其中發展有機耕種的不到千分之五,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從103年度開始輔導青年農民返鄉從農,彰化縣政府也配合政策,輔導農會成立青年農民聯誼會,目前已有1,661餘位青農會員,以青農聯誼會作為平台,由學校、縣府提供專業技術、資金及經營行銷上的諮詢與輔導,發展精緻與智慧農業,並推動創業促進方案,讓青年農民在從農路上不孤單,也讓越來越多青年人願意投入農業的行列一起打造「彰化優鮮」品牌,行銷彰化。

最新產業科技

中市績優交通義勇警察表揚 盧秀燕讚譽「市民守護者」

(亞洲經濟通訊社/台灣新聞中心)台中市交通義勇警察大隊17日舉行「114年度秋節聯誼暨績優交通義勇警察表揚」活動,現場表揚38位資深及在執勤表現績優的義交楷模。市長盧秀燕在警察局長吳敬田陪同下出席,向義交夥伴表達最誠摯的謝意,期勉義交夥伴再接再厲,讓城市交通事故與死傷再下降,達成「交通順暢、人人平安」的目標,打造更平安、更幸福的台中。

2025台灣設計展《彰化行》雙十開彰 在總行看見歷史與未來的對話

(亞洲經濟通訊社/台灣新聞中心) 「2025台灣設計展」於雙十連假在三大展區,盛大登場,15個分行展出內容跨足城市治理、地方產業、青年創意、文化歷史及植物美學等多元風貌,在總行看見歷史與未來的對話,縣長王惠美邀請全國民眾安排假期走進彰化,親身感受設計的無限魅力與城市的創新能量。

霸氣側漏閃瞎代購 店王現象級回歸週年慶亮劍

(亞洲經濟通訊社/台灣新聞中心) 闊別兩百多天方重開幕的新光台中店,在日前以一場狂創點閱及話題的現象級回歸,重返台中人的生活日常,歸隊後的首戰即逢週年慶,自是「殺」聲震天!首波週年慶將於10/16(四)~10/29(三)熱烈登場!首度攜手韓星、韓綜、韓潮,將透過三大限定合作打造全台最具話題的購物盛會!更首度邀請韓國人氣偶像-Solar頌樂擔任宣傳大使,營造韓星都要來搶購的氛圍。

齊聚府前廣場 蔣萬安與民眾同慶中華民國114年國慶

(亞洲經濟通訊社/台灣新聞中心) 臺北市長蔣萬安今(10)日出席由臺北市政府主辦的「中華民國114年國慶升旗暨慶祝活動」,於市府府前廣場與市民朋友一同升旗,歡慶國慶。

連假共學風潮興起 北市親子攜手探索學習新樣貌

(亞洲經濟通訊社/台灣新聞中心)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長期推動「自主學習」,鼓勵學生依興趣與專長規劃假期專題,落實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自發、互動、共好」精神,尤其在連續假期期間,教育局更鼓勵家長跟孩子一起,共同討論學習主題、規劃探索計畫,讓假期不再只是「寫作業、補進度」,而是讓學習能夠自然地融入生活,學生能以自身興趣出發,自訂學習目標並完成探索挑戰,讓學習的主導權回到孩子手中,也帶動家庭攜手共學,成為城市獨特的教育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