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10月 20日 星期一 合作提案 活動報名

社會企業亞洲經濟通訊社 ASIAN ECONOMY NEWS AGENCY

AENA Taiwan Station

9、10月台中市心理健康月開跑 成長講座、健走嘉年華等你來參加

記者:王福星 新聞分類:健康樂活 更新日期:2020-09-11 21:06:00

文字級數:
9、10月心理健康月開跑 成長講座、健走嘉年華等你來參加

(亞洲經濟通訊社/記者王福星報導)台中市政府衛生局於9、10月辦理「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動,包含孕產媽咪壓力調適、網路成癮防治講座、婦女成長講座、健走嘉年華等,衛生局今(11)日舉辦「敞開心懷 幸福不迷網」心理健康月記者會,邀請大家一起來參加,傾聽心裡聲音、關懷身邊親朋好友。


台中市衛生局說明,滑手機、玩遊戲為現今常見的紓壓管道,國家衛生研究院107年公布一項調查報告,台灣青少年玩家的網路遊戲成癮盛行率約3.1%,略高於西方國家。世界衛生組織(WHO)去年6月底更宣佈,網路遊戲成癮(Gaming disorder)納入精神疾病。對此,衛生局提供「健康上網7撇步」供民眾參考,分別為一設定上網時間、二堅持設定的上網時間原則、三30分鐘休息、四陪伴孩童使用網路、五挑選合適網站、六多參加戶外活動、七與孩子多互動。

此外,市府去年篩檢1,119名孕婦及416名產後婦女,發現14%孕婦、12%產婦有較高的憂鬱傾向,建議孕、產婦可透過「心理健康SMILE口訣」保持心情愉快,或參加心理健康月辦理的各項活動,此外,除原本與市府合作的10家孕產婦醫院,今年更增加4家醫院,加強孕產媽媽憂鬱篩檢與資源轉介服務,包含烏日林新醫院、光田綜合醫院、大里仁愛醫院、國軍台中總醫院。一般民眾可至中市心理健康網,運用篩檢量表了解自身情緒;有心理諮詢需求者,可到中市各衛生所免費預約心理師諮詢,年長者則有到府諮詢服務。

衛生局表示,心理健康月,除針對青少年網路成癮舉辦網路成癮防治講座、孕產媽咪壓力調適等,另有針對婦女、失智、心靈成長等族群分別舉辦活動,例如「姥不孤單-相互扶持」中高齡婦女照顧權益與支持培力講座、解憂電影院、失智的認識與陪伴、南天武聖杯路跑健走嘉年華等,如欲了解最新消息,可追蹤衛生局臉書粉絲專頁「台中市衛生局-健康小衛星」(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Taichung/)。

今日記者會同時頒獎給「健康上網快樂成長」手繪插畫,及「FUN心微笑 畫出媽咪好心晴」漫畫徵件暨網路票選活動前3名、佳作得獎者;台中市政府衛生局副局長陳南松、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長藍祚鴻、台中市臨床心理師公會理事長邱惟真、台中市諮商心理師公會總幹事黃鈺珊、台中市山海屯康復之友協會理事長陳聖杰,及台中市政府心理健康促進及自殺防治委員會委員周少華、王志文等人也到場宣導心理健康的重要。

最新健康樂活

中市績優交通義勇警察表揚 盧秀燕讚譽「市民守護者」

(亞洲經濟通訊社/台灣新聞中心)台中市交通義勇警察大隊17日舉行「114年度秋節聯誼暨績優交通義勇警察表揚」活動,現場表揚38位資深及在執勤表現績優的義交楷模。市長盧秀燕在警察局長吳敬田陪同下出席,向義交夥伴表達最誠摯的謝意,期勉義交夥伴再接再厲,讓城市交通事故與死傷再下降,達成「交通順暢、人人平安」的目標,打造更平安、更幸福的台中。

2025台灣設計展《彰化行》雙十開彰 在總行看見歷史與未來的對話

(亞洲經濟通訊社/台灣新聞中心) 「2025台灣設計展」於雙十連假在三大展區,盛大登場,15個分行展出內容跨足城市治理、地方產業、青年創意、文化歷史及植物美學等多元風貌,在總行看見歷史與未來的對話,縣長王惠美邀請全國民眾安排假期走進彰化,親身感受設計的無限魅力與城市的創新能量。

霸氣側漏閃瞎代購 店王現象級回歸週年慶亮劍

(亞洲經濟通訊社/台灣新聞中心) 闊別兩百多天方重開幕的新光台中店,在日前以一場狂創點閱及話題的現象級回歸,重返台中人的生活日常,歸隊後的首戰即逢週年慶,自是「殺」聲震天!首波週年慶將於10/16(四)~10/29(三)熱烈登場!首度攜手韓星、韓綜、韓潮,將透過三大限定合作打造全台最具話題的購物盛會!更首度邀請韓國人氣偶像-Solar頌樂擔任宣傳大使,營造韓星都要來搶購的氛圍。

齊聚府前廣場 蔣萬安與民眾同慶中華民國114年國慶

(亞洲經濟通訊社/台灣新聞中心) 臺北市長蔣萬安今(10)日出席由臺北市政府主辦的「中華民國114年國慶升旗暨慶祝活動」,於市府府前廣場與市民朋友一同升旗,歡慶國慶。

連假共學風潮興起 北市親子攜手探索學習新樣貌

(亞洲經濟通訊社/台灣新聞中心)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長期推動「自主學習」,鼓勵學生依興趣與專長規劃假期專題,落實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自發、互動、共好」精神,尤其在連續假期期間,教育局更鼓勵家長跟孩子一起,共同討論學習主題、規劃探索計畫,讓假期不再只是「寫作業、補進度」,而是讓學習能夠自然地融入生活,學生能以自身興趣出發,自訂學習目標並完成探索挑戰,讓學習的主導權回到孩子手中,也帶動家庭攜手共學,成為城市獨特的教育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