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5月 03日 星期六 合作提案 活動報名

社會企業亞洲經濟通訊社 ASIAN ECONOMY NEWS AGENCY

AENA Taiwan Station

畢馬威舉辦2019中國領先金融科技企業50頒獎典禮

記者:張俊明 新聞分類:國際在線 更新日期:2019-12-24 10:41:00

文字級數:
香港2019年12月23日 /美通社/ -- 畢馬威第四屆中國領先金融科技企業50頒獎典禮在京舉行。北京市東城區政府領導、入圍企業代表、領先園區代表、人工智慧研究專家、推動金融科技合作與發展的使館和國際機構、海外金融科技公司代表、金融機構代表以及畢馬威金融科技合夥人等,出席頒獎典禮並分享金融科技監管與應用的最新發展、國際合作、以及未來發展熱點展望。本屆評選旨在進一步加強金融科技生態圈的建設,以期能推動全新一輪金融科技的創新和突破。

為了更好地推動中國金融科技產業多元化的健康發展,促進行業保持創新活力,推動科技服務實體經濟,本屆評選在強調「領先」的基礎上,也給予了「新星」金融科技企業更多的關注。在評選過程中,分別有50家金融科技企業和12家榮獲2019年度全球領先金融科技企業100名單以及已經上市的金融科技企業入選,為中國領先金融科技企業提供充分展示的舞台。

中國金融科技發展速度全球矚目,金融科技生態體系呈現出層次化、多樣化的特徵。本屆金融科技企業名單中涵蓋行業龍頭、快速成長的初創企業以及有金融機構背景的金融科技子公司,名單企業或業務多元,或聚焦特定領域,呈現百花齊放的態勢。

本屆評選委員會由具備行業、科研、院校和法律背景的數位外部專家及數十位畢馬威全球及中國金融科技領域的合夥人代表組建,歷經報名、資訊收集、企業走訪、評委會研討、內外部評委投票和榜單確定等環節,歷經數月,獲選企業脫穎而出。借助評選過程以及此次頒獎儀式畢馬威希望構建金融科技網路連接,與社會各界一同促進金融科技生態發展,為金融科技企業、持牌金融機構、創投基金、政府機構和學術組織提供溝通交流的平台。

畢馬威亞太區及中國主席陶匡淳表示:「通過對全球及中國市場的洞察,金融科技和技術推動的新的金融服務模式在全球持續發展的態勢。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當前時代下科技蓬勃發展,以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大資料以及移動互聯網等為代表的科技已經開始廣泛的運用到金融服務各個領域中,促進了智慧風控、智慧保險、智慧投研、智慧客服、智慧合規等各個領域科技應用的升級發展。我們相信科技的發展與運用會對金融服務業的商業模式提升和利於民生的金融服務供給能力的提升產生持續的推動力。」

畢馬威亞太區金融業主管合夥人李世民(Simon Gleave)表示:「中國金融科技發展迅猛,在全球具有領先地位。從國際視野出發,傳統的國際金融中心正在奮起直追,尋求通過系列舉措加速金融科技發展,實現金融基礎設施的升級,以維護領先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對中國金融業來說,挑戰和機遇始終並存。為保持中國在金融科技領域的領先地位,金融科技公司首先需要進行合理的持續的創新。例如,金融科技推動了用戶對話模式的變革,智慧交互的應用比例在不斷上升,然而尚不具備全能型、認知型的人工智慧技術,需要考慮場景和使用者感受等因素,追求適度的人工智慧應用,進而尋求技術突破和技術應用的反覆運算。此外,中國的金融科技企業應對用戶需求持續保持關注。以零售客戶的需求為例,其生命週期的各階段對於支付、數位化信貸、財富管理和壽險等具有漸進的金融服務需求,移動支付是目前金融科技領域最成功的,卻也不是完全沒有服務摩擦的,其他領域更是仍有很多痛點有待利用科技手段解決。同樣,企業的一些金融服務需求,如司庫、現金管理和貿易融資產品等方面也還有很多金融科技可以發揮的空間。」

畢馬威中國金融業審計主管合夥人陳少東表示:「2019年對中國金融科技來講是繼往開來的一年,是金融科技再發展的全新開始。今年8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印發《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提出到2021年建立健全我國金融科技發展的『四梁八柱』。隨後不久,央行、監管機構及政府的有關部門就快速推進了多項工作,包含監管沙箱、金融科技技術標準化、金融科技認證體系、持續推進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移動互聯網應用收集個人資訊基本規範(草案)以及金融 APP 專項治理等工作。畢馬威堅信金融行業是有自身規律和規則的行業,金融科技應當尊重其規律和規則,始終把合規和風險管理放在重要的位置,做好金融賦能。只有如此,金融科技才可以健康長久的發展。以科學的金融科技管理體系和堅實的基礎設施為基礎,我們相信金融科技正展開新的篇章,金融科技會創造出更高的價值。」

畢馬威中國金融科技主管合夥人王大鵬表示:「一直以來畢馬威開展領先金融科技50企業評選重在與社會各界一同搭建平台,與金融科技企業、持牌金融機構、創投基金、政府機構和學術組織各界朋友共同促進金融科技生態發展。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金融科技生態體系及其所處的環境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經過多年的努力,領先的科技公司中已有脫穎而出的行業巨頭,也有領先的金融機構投身金融科技領域,依託客戶與場景以及對金融的精準理解快速佈局並形成優勢。同時,畢馬威觀察到金融科技領域仍然有眾多的新興參與者加入,他們選擇新的突破方向,向技術壁壘更高、商業實踐路徑更長、需要跨金融、產業、學界、科技和監管機構更深度寫作才能實現突破的新興領域。他們同行業巨頭和領先金融機構一樣是中國金融科技發展的關鍵力量。我們希望可以為他們創造一樣的展示自己的平台和機會,借此促進以科技為推動力的新的一輪的金融科技的發展。」

畢馬威中國金融業稅務主管合夥人張豪表示:「通過評選交流活動,畢馬威關注到金融科技創新企業在發展中遇到的諸多挑戰,例如在稅務方面,稅務籌劃、稅務合規管理和稅務架構搭建都需要專業支援與協助。畢馬威希望憑藉自身的專業實力和豐富行業實戰經驗,為推動金融科技企業快速健康發展貢獻力量。」

畢馬威中國銀行業諮詢服務總監劉紹倫表示:「在過去的一年中,中國大部分銀行繼續推動和深化金融科技對自身變革轉型的廣度與深度。值得關注的是,百信銀行、微眾銀行為代表的創新型銀行繼續蟬聯榜單,其在部分領域仍將保持行業領先,但所面臨的市場挑戰也會增大。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建信金科僅成立一年,就以其自身雄厚實力、市場影響力和業務表現一舉登榜。銀行科技子公司憑藉其獨特的天然稟賦將成為市場重要新晉參與方,但仍有不斷發展完善的空間,其發展前景樂觀。」




最新國際在線

【張俊明專欄】川普的關稅虛實與中國的戰略底氣

美國總統川普關稅豪賭,貿易戰火藥味再起,其經財政部長貝森特最新宣布,針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將從104%再度提高至125%,此舉不僅是關稅政策的升級,更是政治訊號的明確釋放,中美脫鉤不再是趨勢,而是戰略選項。然而,關稅從104%升到125%,在經濟學實質效應上是否真有重大差別?事實上,早在100%以上的懲罰性關稅設定下,中國出口商對美銷售利潤已遭壓縮甚至消失,再加碼的關稅,更多的是一種政治符碼,是對選民展示強硬、對盟國施壓表態、對中國喊話示威。

【張俊明專欄】全球資本秩序裂解下的中美交鋒

美國再度祭出對中國的高額關稅,財政部長貝森特宣布對中產品加徵125%稅率的消息,儘管表面上看似是貿易工具的升級,但實際上,這更像是一場資本秩序重組前夕的戰略預演。美中之間的角力,已經不再停留於出口盈虧的帳面計算,而是深入國際金融與產業控制的底層結構。

67家機構進駐徵才 中臺科大校園博覽會打造醫護界「人才寶庫」

【記者林慧君/台中報導】為協助學生掌握職涯脈動、順利邁向就業之路,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與中臺科技大學合作,於今(11)日盛大舉辦「2025年校園徵才博覽會」,吸引來自全國各地共67家醫療院所與照護相關機構齊聚校園,提供超過800個工作機會,涵蓋全名知名的醫療院所、社區醫療機構、長期照護機構及醫療技術企業,提供臨床護理、居家照護、高齡及長期照護、產後護理等多元領域的就業機會。此次博覽會特別針對護理系、學士後護理系及高齡健康照護系的大三、大四學生規劃,近千名學生踴躍參與了解目前的醫療就業市場發展趨勢,以拓展職業視野並為未來的職涯鋪路,展現出旺盛的求職熱情。

中臺科大與茂盛醫院攜手打造臨床學習新模式 推動護理人才就學即就業

【記者林慧君/台中報導】面對全球高齡化與醫護人力缺口日益嚴峻的挑戰,中臺科技大學與茂盛醫院日前舉行產學合作簽約儀式,以深化產學合作並培育優秀護理專業人才為目標,雙方攜手促進護理教育發展,啟動跨界育才新篇章。此次合作由茂盛醫院提供每學年高達15萬元的獎助金予中臺科大護理系學生,協助學生穩定就學、安心投入專業訓練,並於畢業後無縫銜接至茂盛醫院任職,打造「就學即就業」的護理人才培育機制。茂盛醫院與中臺科大的合作,以實質資源挹注與臨床實習安排,讓學生安心學習、銜接職場及就業,真正實踐「學用合一」的教育核心理念。

打破地域藩籬!中彰投分署助失業中高齡跨域就業再出發

(亞洲經濟通訊社 台灣新聞中心 許薰分)為鼓勵失業勞工擴大求職範圍,增加就業機會並減輕經濟負擔,勞動部推出「跨域就業津貼」,提供異地就業交通、搬遷和租屋多項補助。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即運用該津貼協助現年48歲家住南投的老蕭,在建築業景氣下滑失業時,透過彰化就業中心的協助,憑藉著他過去擔任混凝土拌合操作員的工作經驗,成功媒合至彰化當地的混凝土廠工作,並申請「跨域就業津貼-異地就業交通補助金」,大幅減輕通勤的經濟壓力,重拾職場信心。

觀看熱門新聞

目前尚無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