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5月 06日 星期二 合作提案 活動報名

社會企業亞洲經濟通訊社 ASIAN ECONOMY NEWS AGENCY

AENA Taiwan Station

珠海國際設計周學術委員會成立大會順利召開

記者:新聞編譯中心 新聞分類:國際在線 更新日期:2019-01-25 20:05:00

文字級數:
珠海國際設計周主辦方為學委會委員頒發聘書
中國珠海2019年1月25日電 /美通社/ -- 1月24日下午,珠海國際設計周學術委員會(以下簡稱「學委會」)成立大會在珠海國際會議中心召開。中央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王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創意與可持續發展中心執行主任陳冬亮等學委會委員、珠海國際設計周主辦方華發集團相關代表及學委會秘書處成員出席大會。

會上,學委會學術召集人王敏介紹了學委會成立背景、成員情況以及珠海國際設計周學術定位;珠海國際設計周主辦方華發集團代表席曉樂為學委會委員頒發了聘書,學委會秘書處秘書長馬晨風回顧了2018年珠海國際設計周並展望2019年珠海國際設計周。

業界大咖匯聚珠海,組建高端智庫

在成立大會上,王敏詳細介紹了學委會的成立背景及成員情況。他表示,學委會成立是為了健全和加強珠海國際設計周的組織、內容和品牌建設,持續、長久地保持珠海國際設計周高水平的學術質量,為珠海設計產業發展整合資源而搭建的高端學術交流平台。

珠海國際設計周學委會共由1位學術召集人及8位學術委員組成,成員均是設計相關行業的傑出代表,包括:中央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王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創意與可持續發展中心執行主任陳冬亮、國際設計委員會主席 David Grossman、香港設計總會秘書長劉小康、URBANUS都市實踐事務所創始人劉曉都、無用品牌創始人馬可、澳門科技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馬泉、教育部工業設計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副主任童慧明、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王昱東。

珠海國際設計周學委會具有學術水平高、行業跨度大、區域覆蓋廣等特點。在學術水平上,除了本次學術召集人王敏(王敏,曾擔任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院長,現任中央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被評選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還包括中國頂級服裝設計師、中國工業設計領域先行者、中國一流建築設計師、亞洲著名平面設計師及藝術家、全球最大設計師組織領頭人等傑出代表。在行業跨度上,幾位學術委員覆蓋了工業設計、建築設計、服裝設計、藝術設計等多個專業,並涉及設計教育研究、產業運營推廣等產學研多個領域。在區域覆蓋上,學術委員分別來自紐約、北京、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等設計產業領先城市,在他們的努力推動下,設計產業在國際、國內重點區域相繼建立了合作和交流機制,高質量的對話與合作助推了設計產業的全球融合發展。

會上,珠海國際設計周主辦方華發集團代表席曉樂為上述專家頒發了獨具珠海國際設計周標識特色的學委會委員聘書。

真知灼見,為灣區出謀劃策規劃藍圖

珠海國際設計周學委會從早上9點至下午6點,緊鑼密鼓的舉辦了學委會預備會、成立大會及珠海設計中心研討會三場高質量的研討會,專家學者們積極建言獻策,描繪灣區設計產業的宏偉藍圖。

上午,珠海國際設計周學委們從粵港澳大灣區及珠海市社會經濟產業發展現狀及區域特色入手,認為珠海舉辦國際設計周具備了「天時、地利」的優勢,這次學委會的成立又增添了「人和」的優勢,即全球一流的設計產業「朋友圈」。專家還就珠海國際設計周的特色、定位及意義等主題進行了充分討論,建議加強設計與廣大中小企業的緊密連接,既為高質量的設計成果提供展示平台,又為企業、產品的升級賦能;可以充分開展幾大灣區的設計對話與交流,成立大灣區設計產業聯盟,作為「走出去和引進來」的窗口;同時加大相關高校設計研究成果的引入和轉化……

下午,珠海國際設計周學委會還提出了「珠海設計中心平台」的建設構想,期待通過此平台吸引國內外高端製造設計要素和創新資源,以「設計帶動產業發展、驅動產業升級」,驅動珠海乃至粵港澳大灣區科技製造、時尚創意和文化旅遊等相關產業升級發展。

學委會專家們對未來的專業互補、資源互融、協作互通達成共識:將以珠海國際設計周為載體,通力協作匯聚資源,以創新思維和人文理念探索「科技+設計」的有機結合,緊扣實體經濟引領產業創新,大力推動高端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的深度融合,為產業聚集、為珠海「二次創業」貢獻力量,共同推動灣區創意設計產業的繁榮發展,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回顧首屆盛況,展望2019新篇章

會上,珠海國際設計周學術委員會秘書處秘書長馬晨風回顧了2018年珠海國際設計周。首屆珠海國際設計周精心組織了設計博覽會、主旨對話和平行論壇等10大板塊活動及22場設計之旅大眾互動活動,吸引了來自10餘個國家和地區1000多名設計界資深人士參加,短短三天展期的設計博覽會超過2.5萬人次現場參觀、20萬人次在線上互動,活動效果超出預期,深受市民喜愛。

珠海國際設計周2019年將繼續舉辦,屆時主辦方華發集團將保留首屆深受歡迎的內容板塊,同時將結合新中國70週年華誕、澳門回歸20週年等重大題材,精心準備更多精彩內容,2019年的這次設計盛宴值得期待。

珠海國際設計周學術委員會的成立,為灣區的產業發展匯聚了權威的專業智庫、對接了頂級的設計資源、引入了一流的設計成果,也為2019年珠海國際設計周的籌辦奠定了基礎,堅持舉辦珠海國際設計周將助力珠海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設計產業中心城市之一。


最新國際在線

中臺科大食科系「築夢航程」榮登114年技職永續作品展 國資圖亮眼展出

(亞洲經濟通訊社/台灣新聞中心)中臺科技大學食品科技系在技職教育領域再創佳績!由學生許芳瑜與李昕融聯手創作的藝術麵包作品「築夢航程」,榮獲教育部指導之「114年技職永續破風者—技之勇者展品計畫」入選肯定,自4月29日起至12月31日,於台中市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3樓「世界之窗展區」精彩亮相,展現技職學子的創意能量與實作底蘊。

【張俊明專欄】川普的關稅虛實與中國的戰略底氣

美國總統川普關稅豪賭,貿易戰火藥味再起,其經財政部長貝森特最新宣布,針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將從104%再度提高至125%,此舉不僅是關稅政策的升級,更是政治訊號的明確釋放,中美脫鉤不再是趨勢,而是戰略選項。然而,關稅從104%升到125%,在經濟學實質效應上是否真有重大差別?事實上,早在100%以上的懲罰性關稅設定下,中國出口商對美銷售利潤已遭壓縮甚至消失,再加碼的關稅,更多的是一種政治符碼,是對選民展示強硬、對盟國施壓表態、對中國喊話示威。

【張俊明專欄】全球資本秩序裂解下的中美交鋒

美國再度祭出對中國的高額關稅,財政部長貝森特宣布對中產品加徵125%稅率的消息,儘管表面上看似是貿易工具的升級,但實際上,這更像是一場資本秩序重組前夕的戰略預演。美中之間的角力,已經不再停留於出口盈虧的帳面計算,而是深入國際金融與產業控制的底層結構。

67家機構進駐徵才 中臺科大校園博覽會打造醫護界「人才寶庫」

【記者林慧君/台中報導】為協助學生掌握職涯脈動、順利邁向就業之路,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與中臺科技大學合作,於今(11)日盛大舉辦「2025年校園徵才博覽會」,吸引來自全國各地共67家醫療院所與照護相關機構齊聚校園,提供超過800個工作機會,涵蓋全名知名的醫療院所、社區醫療機構、長期照護機構及醫療技術企業,提供臨床護理、居家照護、高齡及長期照護、產後護理等多元領域的就業機會。此次博覽會特別針對護理系、學士後護理系及高齡健康照護系的大三、大四學生規劃,近千名學生踴躍參與了解目前的醫療就業市場發展趨勢,以拓展職業視野並為未來的職涯鋪路,展現出旺盛的求職熱情。

中臺科大與茂盛醫院攜手打造臨床學習新模式 推動護理人才就學即就業

【記者林慧君/台中報導】面對全球高齡化與醫護人力缺口日益嚴峻的挑戰,中臺科技大學與茂盛醫院日前舉行產學合作簽約儀式,以深化產學合作並培育優秀護理專業人才為目標,雙方攜手促進護理教育發展,啟動跨界育才新篇章。此次合作由茂盛醫院提供每學年高達15萬元的獎助金予中臺科大護理系學生,協助學生穩定就學、安心投入專業訓練,並於畢業後無縫銜接至茂盛醫院任職,打造「就學即就業」的護理人才培育機制。茂盛醫院與中臺科大的合作,以實質資源挹注與臨床實習安排,讓學生安心學習、銜接職場及就業,真正實踐「學用合一」的教育核心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