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10月 18日 星期六 合作提案 活動報名

社會企業亞洲經濟通訊社 ASIAN ECONOMY NEWS AGENCY

AENA Taiwan Station

臺北市住宿旅客數再創新高 自由行佔比將近七成 觀光傳播局將依旅客旅遊特性強化景點行銷推廣

記者:張俊明 新聞分類:健康樂活 更新日期:2018-05-01 07:00:00

文字級數:
(亞洲經濟通訊社/台灣新聞中心)針對30日臺北市議員指出臺北市住房率及景點人次下跌,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表示,雖住房率下跌,但臺北市旅館住宿人次再創新高,去(106)年超過1,625萬,較前(105)年增加6.67%,另外觀光旅館自由行旅客將近7成,亦較3年前大增6.57%,顯示臺北市已成自由行首選之都。觀傳局長陳思宇表示,未來將加強串聯北市大型活動及周邊商圈,強化各景點吸客力,帶動北市旅遊人次。

依據觀光局旅宿網統計資料,去年臺北市旅館住宿人次達1,625萬5,442人次,較105年增加101萬6,193人次,增比6.67%。相較103年觀光旅館自由行旅客佔比63.23%,106年自由行旅客佔總人數69.8%,增幅高達6.57%。業界看好臺北市觀光熱潮,去年臺北市新開一般旅館家數45家、房間數3,067間,使得一般旅館住房率微幅下跌1.6%來到64.2%,歸根究柢在於旅館已供過於求。

至於景點參觀人次統計方面,部分景點是因統計方式改變致人次減少,如中正紀念堂自106年3月起僅計算入堂人次而不計算入園人次、龍山寺自106年6月減香減爐不再提供統計人次,而如北投溫泉博物館、西門紅樓等景點則因施工故無法開放參觀,至國父紀念館則因陸客關係而受影響。

但在自由行比例激增的情形下,臺北市景點參觀人數也產生了板塊挪移,旅客愛去的景點人數也不斷攀升。包括近兩年捷運西門站旅客人次每年增加超過50萬人次,去年旅運量創下新高達2,709萬人次;依據觀傳局去年底在西門町進行旅客調查得知,進出捷運西門站者有76.6%是以觀光旅遊為目的的遊客,其餘則為上班、上課或附近居民;外籍旅客佔41.6%,分別來自東南亞(17.7%)、港澳(8.9%)、中國大陸(3.7%)、日本(2.6%)及韓國(2.6%)等地區。前往大稻埕、北門景點的捷運北門站去年總旅運量亦創新高,較105年成長32%來到366萬3,557人次;而上個月(107年3月)的月旅運量亦寫下新紀錄,達到37萬6,602人次,是3年前(104年3月)的2.21倍。

隨著廉價航空興盛、網路訂房風行,臺北市已成自由行首選城市;今年4月5日日本旅行業協會(JATA)針對各家旅行業者職員調查日本民眾黃金周(4月28日至5月6日)海外旅行首選,臺灣領先群雄奪冠,JTB、HIS等大型旅行社更強打臺北遊程。觀光傳播局表示,未來仍將持續依據旅客旅遊型態改變,加強新興景點行銷,同時提升旅遊服務品質、帶動觀光需求。

最新健康樂活

中市績優交通義勇警察表揚 盧秀燕讚譽「市民守護者」

(亞洲經濟通訊社/台灣新聞中心)台中市交通義勇警察大隊17日舉行「114年度秋節聯誼暨績優交通義勇警察表揚」活動,現場表揚38位資深及在執勤表現績優的義交楷模。市長盧秀燕在警察局長吳敬田陪同下出席,向義交夥伴表達最誠摯的謝意,期勉義交夥伴再接再厲,讓城市交通事故與死傷再下降,達成「交通順暢、人人平安」的目標,打造更平安、更幸福的台中。

2025台灣設計展《彰化行》雙十開彰 在總行看見歷史與未來的對話

(亞洲經濟通訊社/台灣新聞中心) 「2025台灣設計展」於雙十連假在三大展區,盛大登場,15個分行展出內容跨足城市治理、地方產業、青年創意、文化歷史及植物美學等多元風貌,在總行看見歷史與未來的對話,縣長王惠美邀請全國民眾安排假期走進彰化,親身感受設計的無限魅力與城市的創新能量。

霸氣側漏閃瞎代購 店王現象級回歸週年慶亮劍

(亞洲經濟通訊社/台灣新聞中心) 闊別兩百多天方重開幕的新光台中店,在日前以一場狂創點閱及話題的現象級回歸,重返台中人的生活日常,歸隊後的首戰即逢週年慶,自是「殺」聲震天!首波週年慶將於10/16(四)~10/29(三)熱烈登場!首度攜手韓星、韓綜、韓潮,將透過三大限定合作打造全台最具話題的購物盛會!更首度邀請韓國人氣偶像-Solar頌樂擔任宣傳大使,營造韓星都要來搶購的氛圍。

齊聚府前廣場 蔣萬安與民眾同慶中華民國114年國慶

(亞洲經濟通訊社/台灣新聞中心) 臺北市長蔣萬安今(10)日出席由臺北市政府主辦的「中華民國114年國慶升旗暨慶祝活動」,於市府府前廣場與市民朋友一同升旗,歡慶國慶。

連假共學風潮興起 北市親子攜手探索學習新樣貌

(亞洲經濟通訊社/台灣新聞中心)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長期推動「自主學習」,鼓勵學生依興趣與專長規劃假期專題,落實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自發、互動、共好」精神,尤其在連續假期期間,教育局更鼓勵家長跟孩子一起,共同討論學習主題、規劃探索計畫,讓假期不再只是「寫作業、補進度」,而是讓學習能夠自然地融入生活,學生能以自身興趣出發,自訂學習目標並完成探索挑戰,讓學習的主導權回到孩子手中,也帶動家庭攜手共學,成為城市獨特的教育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