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5月 02日 星期五 合作提案 活動報名

社會企業亞洲經濟通訊社 ASIAN ECONOMY NEWS AGENCY

AENA Taiwan Station

賴清德舉行「向市民施政報告」記者會 說明第二任推動及執行市政業務

記者:張俊明 新聞分類:台灣在線 更新日期:2015-03-31 11:40:00

文字級數:
(亞洲經濟通訊社記者張俊明/臺南報導) 台南市市長的賴清德30日舉行「向市民施政報告」記者會,說明第二任就職至今推動及執行的市政業務、揭示四大施政本質,以及「第一任打基礎、第二任大進步」的施政方向,向市民報告規劃的未來四年將推動的具體建設、期程、經費,可以讓市民看得到的45項大進步建設。

秘書長陳美伶表示,市長賴清德就職第一任提出「十大旗艦計畫」,奠定施政基礎,第二任進一步提出「新十大旗艦計畫」,推動建設大步向前,一到四分別代表施政價值理念、五到十則是有形的建設。市長就任迄今第96日,扣除假日,工作日僅64日,市府團隊在短時間內,提出未來四年具體的發展方向與計畫,市政按部就班、不曾中斷,努力為台南這座城市此打拼。

賴清德致詞時首先感謝台南市民在去年11月29日讓他得以高票當選連任,他表示,就任百日以來,台南市政府團隊並未因為客觀情勢變化而有任何改變,反而是大力、務實、穩健推動市政。這期間,他拜會行政院長、副院長、內政部長、經濟部長、水利署長等中央部會首長,爭取中央對台南市市政推動的支持。此外,在百日內主持72場重要會議,穩定推動市政。

賴清德指出,市政推動分為幾面向:第一,「季節性」面向,例如「台南真有春」、「月津港燈節」、「鹽水蜂炮」、「台南百花祭」等,因應春節的到來,市政府就節日、交通、環境各種衝擊措施,做一些必要的處置和作為。第二,「持續性」面向,包括11項工程動工、40項工程完工,當中涵蓋642案基礎建設工程,總金額達到5億多元,市府都持續推動進行,這其中當然也包含抗旱、防汛的準備工作。第三,針對城市長期發展的主要計畫落實,近百日來,市府已將競選時的政見化為政策,不管是執掌分工、預算安排,甚至期程設定都已經完成。45項重大建設大部分都可以在未來四年任內完工,少部分可以動工,市府必定會逐步完成或動工,帶動城市持續進步發展。

賴清德指出,45項重大建設落實之後可達到幾個目標,第一,文化首都進一步落實,不管是赤嵌樓文化園區、水交社文化園區、大目降文化園區、左鎮化石館文化園區、噍吧哖文化園區,這五大園區推動完成後,都可進一步推動台南市成為台灣的文化首都。第二,六大指標性建設如期完成之後,將有助益台南市成為名符其實的直轄市,由農業省轄市提升為直轄市格局。第三,七大城市景觀改造,經由景觀改造,事半功倍讓台南市推陳出新,一方面保有舊的文化,一方面也有新的景觀文明出現。

此外,除了爭取中央支持、編列市府預算,市府更爭取民間力量的挹注,預計有八大民間投資招商,招募140億民間力量投入公共建設。另外,九大重要交通建設,多數經費都已經有著落,還沒爭取到的預算,中央也給予規劃費用,這九大建設可以讓台南市更加便捷成為一體,對整個台南市後續發展有相當大的助益。

至於十大都市通盤檢討,不僅可讓台南市脫胎換骨,也是打造台南成為一個直轄市規模的重要建設。更重要的是,十大都市通盤檢討可挹注台南市財政近200億的收入,該收入可用於五大園區、六大指標性建設、七大城市景觀改造等重大建設,也可以改善台南市財政狀況,不致使台南市的財政進一步惡化。

賴清德強調,這45項建設分別座落在台南市37個行政區域,市府盡力做到溪南、溪北區域平衡發展,這其中意義特別重大,也藉由今日讓市民了解,希望大家能夠了解市府的用心,無非是希望整體大台南均衡發展。

台南市政府研考會主委趙卿惠則以簡報說明賴市長領導之下的台南市政府有「清廉勤政、以人為本(視民如親)、公益向善、開放政府」四大施政本質,而施政核心及重大建設則分別是「一個核心價值」、「二個平衡」、「三個永續」、「四個目標」等原則與施政價值,另外,包括「五個文化園區」、「六大指標建設」、「七大城市景觀改造」、「八大民間投資招商」、「九大重要交通建設」、以及「十大土地通盤檢討開發」共45項重大建設也在各局處首長10場挑燈夜戰腦力激盪討論下,將市長的政見落實,具體規劃完成期程及配合預算,未來這四十五項也將融入「十大旗艦」計畫,具體實踐。

自2014年12月25日就任起至3月27日止,台南市政府共動工11件工程、完工40件,核定小型工程及基層建設642件,計5億6256萬9868元,而賴市長更是以身作則,第二任就任以來60個上班日就主持及出席了72場重要會議、接待95位外賓還出訪日本1次推介台南美食,由此可看出賴市長夙夜匪懈、行程忙碌為台南福祉打拼。

一個核心價值就是「吃飯皇帝大」,也就是讓市民安居樂業,這是台南市政府最重要的核心價值;另外,台南市政府施政重視2個平衡,也就是「區域平衡、社會平衡」;「環境永續、發展永續以及財政永續」則是台南市政府所強調的三個永續。

為了完成「文化首都、低碳城市、科技新城、觀光樂園」的四個目標,台南市政府設定「左鎮菜寮化石文化園區、水交社文化園區、大目降文化園區、赤崁文化園區、噍吧年事件紀念園區」等共五個文化園區,「台南市美術館、亞太國際棒球訓練中心、台南市國際會展中心、台南市立圖書館總館、台南小巨蛋、台南原創動漫園區」等共六個指標建設,「新營美術園區、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台南公園永續再生計畫、一區一公園提升計畫、海安路藝術造街及景觀改造、竹溪親水綠廊營造計畫、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建置」等七大城市景觀改造。

另外,台南市政府規劃八大民間投資招商,包含「台南市建興段商四(1)開發案、南區鹽埕區商8設定地上權、台南運河遊河BOT案、安平水景公園周邊土地BOT案、將軍漁港觀光遊憩用地開發案,黃金海岸船屋ROT案、三大轉運站促參開放以及太康有機農業專區ROT案」等。

台南市政府輔以九大重要交通建設,包括「鹽水溪環河快速道路系統」從溪頂寮大橋到南科只需10分鐘,「台江大道往西延伸道路新闢工程系統」讓安南區到南科僅需20分鐘,「高鐵橋下二期工程」改善南科特定區到市中心、永康與仁德之交通瓶頸,「鹽水區南80往南延伸至新營區復興路道路新闢工程」提供新營至鹽水區市道172的替代道路,「下營區南外環道路工程新闢工程」改善下營公園路及中山路壅塞瓶頸路段,「西港東側外環道路新闢工程(南段)」改善西港中山路交通瓶頸,「市道172線安溪寮段至白河區拓寬工程」改善蘭花生技園區聯絡道交通瓶頸,「安平跨港大橋新建工程」可貫通安南、安平區,疏解車流進入安平舊城區的現況以及「台南鐵路地下化工程」等。

最後有十大土地通盤檢討開發,備受矚目的「中國城暨運河星鑽跨區段徵收、長勝營區市地重劃、第三期新營客運轉運中心市地重劃、九份子重劃低碳社區、永康砲校遷移及關廟校區興建、永康區新設鹽行國中區段徵收、南科FG開發案、南台南站副都心區段徵收、平實營區重劃、永康物流及轉運專區市地重劃開發」等,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長勝營區ㄇ型綠隧區」,為了護樹及生態自然,市府將積極規劃保留。




最新台灣在線

【張俊明專欄】川普的關稅虛實與中國的戰略底氣

美國總統川普關稅豪賭,貿易戰火藥味再起,其經財政部長貝森特最新宣布,針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將從104%再度提高至125%,此舉不僅是關稅政策的升級,更是政治訊號的明確釋放,中美脫鉤不再是趨勢,而是戰略選項。然而,關稅從104%升到125%,在經濟學實質效應上是否真有重大差別?事實上,早在100%以上的懲罰性關稅設定下,中國出口商對美銷售利潤已遭壓縮甚至消失,再加碼的關稅,更多的是一種政治符碼,是對選民展示強硬、對盟國施壓表態、對中國喊話示威。

【張俊明專欄】全球資本秩序裂解下的中美交鋒

美國再度祭出對中國的高額關稅,財政部長貝森特宣布對中產品加徵125%稅率的消息,儘管表面上看似是貿易工具的升級,但實際上,這更像是一場資本秩序重組前夕的戰略預演。美中之間的角力,已經不再停留於出口盈虧的帳面計算,而是深入國際金融與產業控制的底層結構。

67家機構進駐徵才 中臺科大校園博覽會打造醫護界「人才寶庫」

【記者林慧君/台中報導】為協助學生掌握職涯脈動、順利邁向就業之路,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與中臺科技大學合作,於今(11)日盛大舉辦「2025年校園徵才博覽會」,吸引來自全國各地共67家醫療院所與照護相關機構齊聚校園,提供超過800個工作機會,涵蓋全名知名的醫療院所、社區醫療機構、長期照護機構及醫療技術企業,提供臨床護理、居家照護、高齡及長期照護、產後護理等多元領域的就業機會。此次博覽會特別針對護理系、學士後護理系及高齡健康照護系的大三、大四學生規劃,近千名學生踴躍參與了解目前的醫療就業市場發展趨勢,以拓展職業視野並為未來的職涯鋪路,展現出旺盛的求職熱情。

中臺科大與茂盛醫院攜手打造臨床學習新模式 推動護理人才就學即就業

【記者林慧君/台中報導】面對全球高齡化與醫護人力缺口日益嚴峻的挑戰,中臺科技大學與茂盛醫院日前舉行產學合作簽約儀式,以深化產學合作並培育優秀護理專業人才為目標,雙方攜手促進護理教育發展,啟動跨界育才新篇章。此次合作由茂盛醫院提供每學年高達15萬元的獎助金予中臺科大護理系學生,協助學生穩定就學、安心投入專業訓練,並於畢業後無縫銜接至茂盛醫院任職,打造「就學即就業」的護理人才培育機制。茂盛醫院與中臺科大的合作,以實質資源挹注與臨床實習安排,讓學生安心學習、銜接職場及就業,真正實踐「學用合一」的教育核心理念。

打破地域藩籬!中彰投分署助失業中高齡跨域就業再出發

(亞洲經濟通訊社 台灣新聞中心 許薰分)為鼓勵失業勞工擴大求職範圍,增加就業機會並減輕經濟負擔,勞動部推出「跨域就業津貼」,提供異地就業交通、搬遷和租屋多項補助。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即運用該津貼協助現年48歲家住南投的老蕭,在建築業景氣下滑失業時,透過彰化就業中心的協助,憑藉著他過去擔任混凝土拌合操作員的工作經驗,成功媒合至彰化當地的混凝土廠工作,並申請「跨域就業津貼-異地就業交通補助金」,大幅減輕通勤的經濟壓力,重拾職場信心。

觀看熱門新聞

目前尚無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