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10月 20日 星期一 合作提案 活動報名

社會企業亞洲經濟通訊社 ASIAN ECONOMY NEWS AGENCY

AENA Taiwan Station

2025台灣設計展《彰化行》雙十開彰 在總行看見歷史與未來的對話

記者:台灣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2025-10-10 12:05:00

(亞洲經濟通訊社/台灣新聞中心) 「2025台灣設計展」於雙十連假在三大展區,盛大登場,15個分行展出內容跨足城市治理、地方產業、青年創意、文化歷史及植物美學等多元風貌,在總行看見歷史與未來的對話,縣長王惠美邀請全國民眾安排假期走進彰化,親身感受設計的無限魅力與城市的創新能量。

Science研究指Omega-6亞麻油酸或促進三陰性乳癌生長 醫師營養師:控制總量、拉高Omega-3、避免過度油炸

記者:台灣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2025-09-20 10:00:00

【記者張偉成/綜合報導】美國威爾康奈爾醫學院研究團隊近日在《Science》(2025年3月14日)發表研究指出,常見於大豆油、葵花油等種子油的Omega-6亞麻油酸(Linoleic Acid, LA),可與脂肪酸結合蛋白FABP5結合並活化mTORC1訊號,在細胞實驗與小鼠模型中促進三陰性乳癌(TNBC)腫瘤生長。研究亦在新診斷的TNBC患者血液與腫瘤檢體中觀察到較高的FABP5與LA水準,顯示可能存在直接關聯。這些結果形成從機轉、動物到人體檢體的完整證據鏈,但仍非臨床治療指引。

台中慈濟醫院達文西機器手臂手術達百例 應用科別將擴大

記者:張俊明 更新日期:2024-11-05 15:51:00

【記者林慧君/台中報導】台中慈濟醫院引進達文西機械手臂微創手術系統一年,於今年10月18日順利達成100例手術的里程碑,展現台中慈濟醫院達文西微創手術的實力。因應健保署於今年七月新增通過46項達文西手術給付項目,病人將來會有更多手術選擇。

醫療與護理品質獲肯定 臺中慈濟醫院SNQ雙響炮

(亞洲經濟通訊社/記者王福星報導)臺中慈濟醫院產嬰團隊、人工耳蝸暨聽語中心團隊,榮獲第23屆SNQ國家品質標章兩項標章認證,獲獎團隊同仁感到榮耀,尤其在防疫嚴峻情勢下,還能要持續精進,榮獲標章就證明團隊可以提供病人最好的服務品質。
腸胃道出血病人增多 天氣急凍保「胃」戰

(亞洲經濟通訊社/記者王福星報導)半個月來了三波寒流,許多人都注意要保暖防止心血管出問題。但臺中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張歐高奇醫師提醒:不只心血管,臨床已經發現,上消化道出血而接受緊急胃鏡治療的病人也跟著寒流而變多!
書畫家醫院揮毫作畫 臺中慈濟喜氣迎新春

(亞洲經濟通訊社/記者王福星報導)臺灣炎黃藝術家聯誼會連續第十一年,在臺中慈濟醫院以春聯、年畫與大眾結緣。十三日上午,臺中慈濟醫院第一院區一片喜氣洋洋的紅色景緻,臺灣炎黃藝術家聯誼會會長江菊秋指出,難得天氣回暖,希望書畫家們的作品,能在疫情未歇的時期,為大眾「畫療」,安定心情,也祈求迎接辛丑新春,否極泰來。
臺中慈濟醫院外科團隊水里推素 鄉親熱情出席

(亞洲經濟通訊社/記者王福星報導)臺中慈濟醫院外科部主任余政展九日率團隊在強力寒流來襲時赴南投縣,以「醫學角度談蔬食--冬季保健」講題,為城中村民進行水里鄉首場社區衛教講座,地方長輩不畏寒流踴躍出席,帶回滿滿收穫。
治流鼻水 意外發現臺灣報告首例翼管神經瘤

(亞洲經濟通訊社/記者王福星報導)鼻水「共共流」!就醫檢查意外發現罕見翼管神經瘤!臺中慈濟醫院耳鼻喉部許原禎醫師表示,翼管神經瘤全世界不到20例,這是臺灣首次報告第一例,相當罕見。許原禎醫師運用內視鏡導航系統分離腫瘤與周圍腦神經血管並成功摘除,病人術後復原良好,解決過敏也拆除腫瘤炸彈。
蘿蔔糕加補湯 臺中慈濟護理之家溫暖歡度七周年
(亞洲經濟通訊社/記者王福星報導)臺中慈濟護理之家八日歡慶七周年,正值強烈寒流來襲,護理之家同仁與住民代表特地帶著熱湯與手作蘿蔔糕當禮物,探訪社區的長照個案長輩。護理之家副主任李玉茹表示:「透過老人家彼此關懷的方式,讓獨居長輩溫暖度寒冬,是慶祝護理之家七周年,最溫暖、最直接的方式」。
防疫升級守護健康 台中市年貨大街取消試吃

(亞洲經濟通訊社/記者王福星報導)春節將至,台中市天津商圈、一中商圈每年皆辦理年貨大街,逢甲商圈今年也加入行列衝買氣。市長盧秀燕今(6)日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配合中央秋冬防疫專案,不論戶外或室內群聚活動,都要戴口罩,台中市年貨大街配合防疫將取消試吃,市府並將輔導民間商圈不安排試吃,守護民眾健康。
慈濟採用日本淋巴廓清手術標準 胃癌存活率高
(亞洲經濟通訊社/台灣新聞中心)據國民健康署統計數據顯示,台中慈濟醫院胃癌病人平均有5年存活率,且一到三期存活率依照統計數據也都高於全國平均,慈濟醫院外科部主任余政展指出,胃癌不論期別只要能徹底根除病灶,就能大幅提升病人存活率,團隊很開心看到亮麗成果。
回顧奮戰新冠近一年 醫護迎新年不敢鬆懈

(亞洲經濟通訊社/記者王福星報導)在告別2020年最後一個上班日,多數人忙著討論下班跨年活動時,臺中慈濟醫院新冠肺炎防疫群組出現一篇感控護理師何佳佳的留言,還有一段一分多鐘由照片整理剪輯的影片,瞬時讓許多同仁感動流淚!大家不禁想起新冠肺炎防疫戰已經打了快一年,迎向2021年前出現變種病毒與超大寒流來襲,大眾想著要去休假跨年,醫院的醫護團隊卻是戰戰兢兢,一點也不敢鬆懈!
下咽腫瘤塞滿咽喉險致命 「引導式化療」奏功

(亞洲經濟通訊社/記者王福星報導)五十多歲病人因下咽腫瘤遲遲不治療,腫瘤擠滿喉部到無法呼吸被送急診。臺中慈濟醫院耳鼻喉部頭頸外科主任周一帆,在病況穩定後以「SDM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模式與病人討論治療方式,決定先採用「引導式化療」處理。三個月後,病人咽喉腫瘤竟全數消失,連醫師都覺得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