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企業亞洲經濟通訊社 ASIAN ECONOMY NEWS AGENCY

工具機智慧設計製造及製造服務 雙引擎策略助業者

記者:賴秋火 新聞分類:大陸在線 更新日期:2012-10-18 10:00:00

(亞洲經濟通訊社記者賴秋火報導)為促進產業結構優化,經濟部提出三業四化推動方案,以「製造業服務化、服務業科技化與國際化、傳統產業特色化」為推動主軸,工業局正規劃推動工具機製造服務化,採「智慧設計製造」及「製造服務」的雙引擎策略提升工具機製造產業之產品設計能力、創新生產製造價值及強化全球銷售服務,推動我國工具機製造業成為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全球最佳選擇。

2011年全球工具機生產總值達927億美元,台灣出口排名已達全球第四,居於日本、德國、義大利之後,在產品等級上若跟日本、德國相比,仍然追隨其後,但若從市場大宗且頗具發展潛力的新興市場中價位機種創造附加價值,將可大力拓展我國工具機國際市場的空間。

台灣工具機製造業全國總廠家數1,435家,主要分布以台中為主,總產值達新台幣1,500億元左右,台中大肚山下影響全世界的黃金縱谷60公里,也是工具機產業聚落的發跡處,群聚效應及衛星體系形成的生產效率優勢,不僅造就了台灣工具機產業的榮景,但也形成工具機產品同質化的現象,因此讓產業以既有基礎增加產品價值,並以差異化的競爭優勢因應全球競爭,是刻不容緩必須面對的課題。

目前工具機在製造與服務方面仍有一些問題有待克服,例如產品開發設計必須到設備雛形開發完成才能作控制系統整合,通常要花很多時間調校,狀況差的,甚至整個要報廢重新設計;至於產品銷售服務方面,我國工具機80%為出口,海外市場銷售以代理或經銷商為主要通路及提供海外市場售後服務,因此較難掌握終端客戶的需求及使用情況,國外代理商又負責規格訂定與應用端系統整合,致使我國工具機業者僅能賺取製造組裝的微薄利潤,始終難以切入附加價值較高的系統服務市場。

因此工業局所提出的工具機「智慧設計製造」及「製造服務」雙引擎策略,在產品設計開發端,便能運用資通訊技術,不僅蒐集掌握終端客戶生產與加工應用需求,並且強化系統整合技術,結合機台設計模擬分析,在設計階段就能納入終端客戶生產及加工應用需求,可以節省設計變更成本,縮短產品開發時程。

至於銷售服務端,則是將工具機產業的營運範疇由工具機產品擴增至全方位服務,從產品單純交易延伸到建立緊密顧客關係,透過本推動方案,將協助業者建立加工、問題診斷等應用技術服務能力,並且運用網路雲端服務平台,發展全球服務。

工業局推動「智慧設計製造」及「製造服務」的雙引擎策略,預期2020年促成100家廠商導入ICT應用技術,20家廠商運用設計製造模擬技術、開發80型機台,20家廠商建立應用技術中心及20家廠商建立服務平台等指標,促進產值倍增為新台幣2,550億元。

資料來源:亞洲經濟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