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經濟通訊社/李文邦) 台灣不求上進的私立大學,教育部預估:不久都會被淘汰,十年後,甚至於會有一番”倒閉潮”,這是台灣少子化,以及私校浮濫辦學的結果!
行政院經建會害怕這種結果,竟然很外行的向教育部獻策說:可以拿誘,因找國際的頂尖大學,來台與台灣的私立大學結盟,或者改辦成分校,教育部給經建會的答復是:我們再評估!
其實,台灣必須轉型的私立大學,大都屬於大學評鑑後的中.後段班,即使拿出大把的銀子,吸引國外名校,恐怕這些國際頂尖大學都看不上眼!
台灣才2300萬人,竟然有高達165所公私立大專院校,密度之高,在全球數一數二。
原本就供給量就超過於需求量,加以少子化趨勢影響,招生不足,是每所私立大學共通的現象,所以,最近才會發生所謂的”教授業務員化”,想開課的老師要自己想辦法負責招攬學生,而為了私立學校的生存,連私立大學校長,據說也都兼差向高中職校長”好說好歹”的巴結,也當起了”業務員”來,以免在董事會中挨刮!
這種情況,私校遠比公立大學嚴重.而且,因台灣的學生,普遍有不願到太遠的地區就學,北部學生到南部就讀的,遠低於南部學生到北部就讀,而位置偏遠,交通不便的的大學,招生的困難度也較高!
需要轉型的私立大學,原本對台灣學生的吸引力就不高,所以國際名校也不是”阿呆”,他們要看合作對象,也要看想被加盟或併為分校的私立大學,拿出什麼”斤兩”?
此外,如果私立大學董事會願意拿出幾億美金,跟國際頂尖大學合作的話,那麼,用這些錢直接來增聘名師.改善學校的軟硬體設備等,不是更有效益嗎?學校把體質調好了,到時候,學生不請自來,又何必需要國際名校~大費周章的前來”加持”?
當然,現在口碑好的大學,要找國際名校來合作,會比較容易些,只不過想將頂尖名校的教授,全部或大部分請來台灣授課,這將是一筆相當昂貴的經費,那麼學生的學費能不大漲嗎?
又若由政府出錢,請名校來台跟私立大學合作,私校這麼的多,在分配不均下,恐怕一定吵翻天。
更何況政府目前正處於財政困窘中,要拿出這麼大筆的經費補助私校,恐怕民意這一關,就過不去了,所以,要外國名校,來加盟我們台灣的私校根本行不通!
資料來源:亞洲經濟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