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經濟通訊社記者張偉成報導)標準檢驗局為進一步落實98年第四次江陳會談所簽署「海峽兩岸標準計量檢驗認證合作協議」中有關工作,兩岸業務主管機關標準檢驗局與中國大陸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質檢總局)參加24日於花蓮舉辦的「2012年海峽兩岸第三屆標準檢驗驗證認證消費品安全研討會」。
標準檢驗局局長陳介山表示,本次的研討會大陸方面係由大陸代表團團長孫大偉先生率領大陸相關部門專家共34人來台,我方則是由經濟部常務次長梁國新擔任團長,雙方就兩岸標準、檢測、認證驗證及消費品安全等議題進行討論,另花蓮縣長傅崐萁及華聚基金會董事長陳瑞隆亦出席了本次的研討會。
經濟部次長梁國新於開幕致詞中指出,兩岸雙方已經在「資訊整合」、「標準檢測」、「消費品安全」、「官方的通報及協處機制」等4個方面,建立了有效的合作平台。在具體合作項目上,梁國新建議兩岸於標準方面,應配合雙方政府政策,鎖定綠能、智慧電動車產業等兩岸產業優勢領域,加速推動共通標準制定工作;在檢驗及驗證認證方面,要深化交流,提升兩岸檢驗及驗證認證互信的層次;在消費品安全方面,要推動更緊密的消費品安全合作,共同提升兩岸商品的評價與形象,確保兩岸人民消費權益。
華聚基金會董事長陳瑞隆則於演說時提醒,中國大陸近期調降2012年經濟成長目標,顯現大陸發展重心將轉軌至「調結構」、「擴消費」以提高經濟成長的質量和效益。同時,大陸為降低環境壓力,將嚴控高耗能、高污染產業融資、力推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及監測污染排放。這其中隱含了許多商機,值得臺灣多加留意。
陳瑞隆並舉例,在「調結構」及「擴消費」方面,兩岸可透過檢測、驗證認證等之合作,加速臺灣優良商品輸往大陸,拓展大陸市場;而在「降低環境壓力」部分,兩岸可針對新能源產業合作,加快雙方達成溫室氣體減量之目標。
陳介山補充說明,今日上午的研討會,兩岸雙方各自對標準、驗證認證、檢驗及消費品安全之合作成果與未來展望做了詳盡的報告,而下午則分別以「檢驗創造樂活環境」、「驗證認證支持綠能政策及環境」及「中小型風力機標準合作」為主軸辦理專項研討會,整體活動對促進兩岸「貿易便捷化」及實現「貿易自由化」目標均有相當正面的意義。
資料來源:亞洲經濟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