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企業亞洲經濟通訊社 ASIAN ECONOMY NEWS AGENCY

進口異常商品聯合稽核查獲近六千件標示不符

記者:艾駿培 新聞分類:大陸在線 更新日期:2012-02-10 16:00:00

經濟部「進口異常商品聯合稽核大隊」進口異常商品聯合稽核查獲近六千件標示不符。
(亞洲經濟通訊社記者艾駿培報導)經濟部「進口異常商品聯合稽核大隊」於今年1月至2月上旬於全國各地執行17次聯合稽核,查獲產地標示不符規定之服飾、鞋類、襪類、帽子、包包、皮帶及飾品等共計5,960件,其中產地以多國標示涉嫌偽標情形有35件,剪除附縫標示有7件,無產地標示者5,918件,均依商品標示法第16條之規定,通知業者限期停止陳列、販賣,拒不遵行者,將依法處銷售業者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鍰。

涉嫌偽標商品35件:於新竹縣湖口鄉鞋工場商行,查獲手提包35件,產地以多國標示(吊牌標示「原產地:中國、韓國、香港」),依經濟部「進口貨品產地標示不實案件處理原則」規定,「多國產地標示」有使人誤認產地之虞,屬產地標示不實態樣之ㄧ。

剪標商品7件:於高雄市三民區珠子服裝行,查獲外套2件其中1件附縫標示遭剪除,另1件附縫產地標示遭剪除;於基隆市仁愛區美美治裝店,查獲洋裝2件,附縫無產地標示,有裁剪痕跡;於高雄市左營區A+1精品百貨,查獲帽子2頂,附縫無產地標示,有裁剪痕跡;於臺南市安南區上揚服飾公司安和店,查獲塑身衣1件,附縫標示遭剪除。

「進口異常商品聯合稽核大隊」自99年5月5日成立迄今已執行626次聯合稽核,查獲服飾、寢具、毛巾、襪類、鞋類及袋包箱等標示異常商品計165,969件。經濟部表示,「進口異常商品聯合稽核大隊」將持續蒐集情資,加強查核商品標示異常情形,以防制產地標示不實之商品進入市場販賣,並與檢調單位密切合作,從國內製造商、進口商等進行源頭查緝,防範進口異常商品衝擊國內產業發展,以保障國內消費者及合法經營業者權益。消費者如發現市售商品涉及產地標示不實情形時,可向聯合稽查大隊檢舉專線0800-029-123電話檢舉。

資料來源:亞洲經濟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