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企業亞洲經濟通訊社 ASIAN ECONOMY NEWS AGENCY

多元推動再生能源 廣納多方意見

記者:產經新聞中心 新聞分類:大陸在線 更新日期:2012-01-29 08:00:00

(亞洲經濟通訊社產經新聞中心)經濟部能源局表示,國內在各項資源有限的條件下,實施節能減碳一直是不變的政策,其中推動再生能源發展為政策重點。因此,經濟部能源局在政策推動過程中秉持「廣納意見、多元推動」的原則,期待能統合共識,而針對部分民間團體的建言,能源局均廣納各方意見及蒐集相關看法,惟截至目前為止,相關綠色電價費率及計算公式僅係於規劃中階段。目前已規劃於1月中下旬召開2次說明會,分別向一般用戶及產業說明,期待在研擬政策過程中,能爭取所有國人認同與參與,共同攜手為低碳臺灣的目標努力。

能源局指出,目前綠色電價制度尚在研擬階段,但制度建置的主考量包括政經環境與管制程度與歐、美、澳洲等國電力市場實施自由化不同,推動再生能源採法規規定作為為主搭配自願型綠色電價為輔,及不修法前提下進行。

能源局表示,國際間為推動再生能源,除我國採用的躉購制度外,亦有採取電業補貼、強制再生能源設置配額或賦稅減免等措施外,綠色電價制度亦為推動措施之一。但歐美各國因已實施電力市場自由化,故其綠色電價均係由電力公司依其經營特性及發電結構自行推出各種綠色電價制度,並自行訂價及管理,且以發行綠色憑證作法,以抵換其電力使用的排碳量。

能源局指出,我國推展再生能源法規主要係「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另電業市場管理為「電業法」。為推動用戶可自願選擇的綠色電價制度,應在該等法規制度規範下進行規劃,以使各制度間可相輔相成,達成相乘的擴大再生能源發電效果。

事實上,推動再生能源的發展,為顧及各種技術發展及成本各異,並考量我國天然資源現況,現階段以優先推動技術成熟、發電成本低的再生能源為首要原則。但進一步來說,推動再生能源除了風力外,尚有太陽光電、生質能、地熱及海洋能等,均在規劃推動範圍內。

推動再生能源是我國重要政策,無論是在能源新政策或是黃金十年政策中,「擴大再生能源推廣」均為重要的項目。目前已規劃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裝置容量應達9,952 MW(占發電總裝置容量14.8%),新增裝置容量6,600 MW,以提早5年達成「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所定20年增加6,500 MW目標,2030年進一步擴大成長至12,502MW (占發電總裝置容量16.1%) ,發電量可達356億度,相當890萬家庭用戶年用電量(占全國78%家庭用電戶數) 。另外現正推動「千架海陸風力機」及「陽光屋頂百萬座」計畫,預計2030年風力裝置容量達4,200MW,太陽光電裝置容量則達3,100MW。

為了多元推動再生能源發展,除了「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規定的強制躉購方式外,國際間亦採取由用戶自願選擇購買的綠色電價制度,但因為再生能源發電普遍較傳統火力發電成本為高,因此歐美國家的綠色電價亦均較傳統火力發電的電價為高。參酌國外的推動經驗,綠色電價制度即是在環保署、民間團體、產業及工業總會與商業總會的建議下,予以研議規劃的由用戶所自發選擇購買再生能源發電的一種自願型推動方式,特此向國人說明。也期待未來能藉眾人力量,持續推動再生能源發展,以實現低碳臺灣的目標。

資料來源:亞洲經濟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