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經濟通訊社產經新聞中心)經濟部能源局宣佈花蓮縣和平溪碧海水力工程已完成竣工作業,啟用後,年發電量可達2億3,700萬度,約可提供6萬5千多戶家庭1年用電,每年可減少12.2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消耗。
能源局自99年陸續辦理完成高雄竹門電廠與雲林濁水電廠等水力工程竣工作業,而我國99年度水力發電量已達72億5,510萬度。
目前花蓮地區尖峰用電約32萬千瓦,但所開發的電量約只有18萬千瓦,缺口主要由南投日月潭的水力發電廠和南部的核三廠補足。碧海水力電廠之啟用可供給東部電力需求及尖峰用電5.25萬千瓦,減少西電東送的輸電損失,且對電力系統有調節用電之功能,對於電力品質控制有相當大的幫助。
臺灣地區幅員有限,河川之流域面積小,河川短促,降雨量豐枯不均,且土地高度開發,可供興建大型水庫的地點有限,其中較具規模及經濟性較優的地點多已優先開發,小型水力發電的發展空間卻也有限,且由於碧海水力發電廠地處山高谷深、地形險峻,台電公司能於如此惡劣環境中完成國內艱難度極高的水力發電工程,實為難能可貴。
經濟部能源局表示,目前水力開發案以台電公司為主,民間小水力業者為輔;未來有關水力發電之發展策略,將以台電公司與民間雙管齊下,一方面提供民間業者足夠的經濟誘因開發對環境友善水力資源,另一方面責成台電公司增加水力計畫規劃暨開發案。
資料來源:亞洲經濟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