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11月 30日 星期四 合作提案 活動報名

社會企業亞洲經濟通訊社 ASIAN ECONOMY NEWS AGENCY

AENA Taiwan Station

【張俊明專欄】在互聯網中,我見證了傳統新聞媒體的轉變,而我也正被改變中!

記者:張俊明 新聞分類:專欄論壇 更新日期:2017-03-03 20:38:00

文字級數:
1994年我剛從平面記者轉職進台中市政府新聞室(局),擔任市長的隨身新聞人員,當年市府的通稿是「龍頭」張龍成前輩撰寫後,影印紙本由各家媒體自由取閱改寫。那時我剛在學微軟3.0,中文系統還是PE2及漢書(很古老吧!),我用最早版本的PPT簡報,寫了一個「新聞網站」的系統概念呈給新聞局長官,建議市府將新聞發佈的項目能資訊化。

不過,當年,網路還是「撥接」的時代,資訊工程技術也尚未成熟,很多記者也才剛會用所謂的電子信箱 email,新聞傳稿還是傳真機的年代。因此,我的想法太創新前衛,沒能被接受。也許應該說,沒人聽的懂吧。

1999年,我離職台中市政府新聞局,不久,台灣首次政黨輪替前夕,我被延攬擔任當時國民黨總統大選連蕭台中競選總部新聞組組長,負責新聞、文宣及媒體聯繫工作,這一年,大約八成的記者都會上網跟使用email了,我的對手宋楚瑜、陳水扁陣營,還在用BB叩、傳統手機、傳真機,聯繫及發新聞稿,我已經利用當年旭聯科技的社群網站「網路同學會」註冊一個社群帳號,做為我“連蕭陣營”的新聞通稿電子化及競選總部行程資訊服務,供記者自由上網擷取瀏覽。

我記得,當各陣營的新聞稿還以自身『競選總部』的角度觀點撰寫通稿時,我們已經是以『記者』的角度在撰寫新聞內容,讓記者同業取稿後,只需改一下導言或幾句內容,省了很多處理新聞改寫的時間,當年中國時報的吳邦珍大姐,還誇我創新聰明。我們的新聞電子化作業方式,讓其他陣營的新聞組人員晚上十點還得在總部值班,我早在傍晚處理好資訊,就回家陪老婆了,有事,在家開電腦,撥接上網,遙控及處理新聞事件。過沒幾年,數位媒體「明日報」、「東森新聞報」、「NWOnews」都開始發展,我也都參與其中。所以,在台灣的網路新聞業界,我應該也算是很資深的網路記者吧。

2015年,我開始去大陸觀摩與學習電子商務與互聯網,也由於我是記者出身的,所以我特別關注大陸自媒體的發展與網路直播的動態趨勢,去年,跟團隊發展了一個 O2O 寶島夢工廠的項目,獲得大陸中央級領導的重視與支持。我們以多媒體群的整合來做電商行銷,我還寫了一個大陸電商運營的系統地圖,準備再寫成更進階的策略操作手冊。我在臉書PO分享,很多學校老師向我索取,我當然也不吝嗇,很樂意分享。

分享到這裡,我得感謝當時還在東海大學修博士兼職記者的林武佐,他現在已是大學教授,我當年的電腦知識,是主動向他學習的,武佐總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很有耐心的指導我。在電腦硬體方面,協助我很多的是台視新聞的柴玉琮,他很熱心的幫我組電腦,教我很多電腦硬體知識。當媒體發展到都用電腦在傳稿時,聯合報的于志旭,教我很多新的系統知識,還有影像編輯的技。還有在資訊媒體成熟後的時期,壹電視的副總編輯方瑋,跟我分享很多黎智英對移動電視的概念(就是手機用戶端),還有3D主播台、數位內容的知識的操作,這些同業也是好朋友,都是我在互聯網學習路上的老師。

目前國內各媒體幾乎都有自己的官網及電子報,近日旺旺中時也在推廣自己的電子書(電子報跟電子書不同,目前中時推廣的APP內容較屬於電子書),電子書在國內發展仍然有其市場使用習慣的限制,國內不少資訊專業團隊也在電子書發展上努力,其中,我參與的亞洲大學電子書產業聯盟也是其中一員。

我來往兩岸,細看兩岸的媒體發展,容我做個粗淺簡短的心得分享吧。

台灣的媒體發展還只是在平台階段,內容還保有新聞專業(這是好的堅持),在系統上已有進步,但仍嫌緩慢。

大陸方面,我只能講,全是「互聯網」的世界,新聞媒體、自媒體、直播、博客,已融入在網路平台、系統、內容,形成一個大系統的網絡生態了。

知識與科技的創新速度,有時真讓人喘不過氣,時代在變,科技在變,環境在變,身為媒體人,怎能不變。



專欄作者簡介:

張俊明,台灣台中市人
曾是媒體編輯、記者、總編輯,也從事企業培訓顧問十餘年。
目前投入社會公益服務列,為亞洲邦博社會創投(IPMA-ASIA)基金會董事、財團法人虎尾科技大學文教基金會董事、中國海南省致遠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顧問。

最新專欄論壇

一場照護移工人權悲歌與邁向永續的對話 為在台及未來來台的印尼照服員移工尋找社會新機

【記者張俊明/台中報導】長期關懷在台印尼移工的台中市國際關懷印尼協會,特別邀請美國柏克萊大學企業創新中心主任所羅門.達爾文(Solomon Darwin)教授來台進行一場「印尼移工權益與ESG永續價值」的內部交流會,與持續關注移工權益議題的本會青年朋友,進行交流,特別針對長照議題,看護移工權益方面,探討有哪些新的可能性。

「醫檢科技新助力」中臺科大獲醫凡企業捐贈醫療新利器 智慧醫檢教育再升級

【記者張俊明/台中報導】近年來,智慧醫療領域蓬勃發展,技術不斷演進。為鞏固學生在醫學檢驗與生物科技領域的基礎,榮獲中臺科技大學2023年傑出校友的許宏彰先生,瞭解學生在靜脈抽血訓練中的種種挑戰,希冀透過儀器輔助教學,讓學生更快速學習到專業技能,積極洽談產業與學校合作,促成醫凡企業有限公司捐贈先進的「脈照靜脈定位儀」,為中臺科大學生提供先進儀器工具。這不僅是智慧醫療新紀元的開端,更是產學合作的生動實踐,透過此舉,中臺科大開啟學產界共同致力培育智慧醫檢人才的領航新篇章,邁向更具前瞻性、實用性的醫療未來。

臺中市企業ESG輔導進行式 助攻企業永續轉型

(亞洲經濟通訊社 台灣新聞中心 許薰芬)為達成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臺中市2050淨零碳排路徑」以2030年、2040年、2050年為三階段,目標分別輔導企業零碳認證達10%、50%、100%,臺中市政府經濟發展局今(27)日於臺中市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勞工聯合服務中心舉辦「臺中市企業ESG輔導團成立座談會」活動,公開發表成立臺中市企業ESG輔導團,邀請低碳產業永續發展聯盟(LCIA)、臺中市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及各臺中市各產業公協會一同見證,也將成為臺中市企業邁向淨零之重要里程碑。

IIIC國際創新發明競賽 大葉大學勇奪5金4銀

(亞洲經濟通訊社 台灣新聞中心 許薰芬)大葉大學以德國師徒制培養學生實作力與創新力,工學院、護理學院師生研發團隊提出綠能科技、智慧防災、健康照護等創新發明成果,挑戰中華創新發明學會、俄羅斯阿基米德國際發明協會主辦的「2023第十四屆IIIC國際創新發明競賽」,勇奪5金4銀。

減少城鄉資訊落差 彰基獲衛福部社研卓越健康教育獎

(亞洲經濟通訊社 台灣新聞中心 許薰芬)彰基醫學中心以豐富影音素材、多元語言提供民眾正確健康觀念,於112年11月22日獲衛生福利部頒贈「112年度醫療財團法人社研卓越【健康教育獎】」,彰基醫學中心表示將持續秉持「深根建造、謙卑服事」的精神,減少城鄉資訊落差,促進全體民眾健康。

觀看熱門新聞

誰是曲奇餅的起風者?銷售國內外超過50萬盒

(亞洲經濟通訊社 台灣新聞中心 許薰芬)台中市十大伴手禮票選活動,自11/10~12/1舉辦網路票選,民眾下載並註冊登入「台中通暨購物節」APP,點擊購物節活動進入投票頁面,參與網路票選就有機會獲得伴手禮禮盒,其中還有隱藏台灣冠軍,曲奇餅乾商品項目銷售量國內外超過50萬盒,實力強大。

你有50嗎? 繼光香香雞全台1000份免費吃炸雞

(亞洲經濟通訊社 台灣新聞中心 許薰芬)走過50個年頭,台灣人記憶中的味道繼光香香雞1973年成立,從庶民小吃攤成為跨國餐飲,早已是國人心中「台式炸雞第一品牌」,年初以「WOW 50」為品牌揭開週年慶序幕,多檔促銷活動皆為業績帶動明顯成長,其中與哥吉拉角色IP聯名合作造成極大迴響,業績相比去年同期提高二成。

臺中市企業ESG輔導進行式 助攻企業永續轉型

(亞洲經濟通訊社 台灣新聞中心 許薰芬)為達成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臺中市2050淨零碳排路徑」以2030年、2040年、2050年為三階段,目標分別輔導企業零碳認證達10%、50%、100%,臺中市政府經濟發展局今(27)日於臺中市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勞工聯合服務中心舉辦「臺中市企業ESG輔導團成立座談會」活動,公開發表成立臺中市企業ESG輔導團,邀請低碳產業永續發展聯盟(LCIA)、臺中市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及各臺中市各產業公協會一同見證,也將成為臺中市企業邁向淨零之重要里程碑。

日本學生遊學鹿港國小 體驗鹿港名產鳳眼糕製作

【記者張偉成/彰化報導】彰化縣鹿港鎮鹿港國小與日本長野縣松川中學師生、鹿港國中的同學們一起進行「小腳行鹿港,探索新視界」特色遊學體驗課程,副縣長林田富代表縣長王惠美歡迎日本師生至本縣進行校際交流,並與日本松川村役所副教育長望月雅文(Mochizuki Masafumi)、松川中學校長赤羽勲夫(Akahane Isao)及學生們一起體驗由鹿港國小特別安排的鳳眼糕製作課程。

彰基127週年生日快樂!讓愛不斷閃亮發光

(亞洲經濟通訊社 台灣新聞中心 許薰芬)彰基醫學中心23日下午於蘭大衛國際會議廳充滿感恩與喜樂中,舉辦127週年院慶感恩禮拜暨點燈儀式;由彰基董事李哲緯牧師引用經文證道,回顧彰基在蘭氏父子先後醫療與宣教七十年的光輝歷史。